AIGC宇宙 AIGC宇宙

Claude抢跑OpenAI!上线插件杀入浏览器赛道!更放话:大势所趋!竞品昨日刚翻车,泄露用户密码!网友:AI别打钱给缅甸!

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赢了 OpenAI 一步,没想到是 Claude 率先杀入 AI 浏览器赛道! Anthropic 已经启动“Claude for Chrome”内测,让AI 直接在网页里替你“点点点”,帮你订外卖、筛房源、甚至处理企业表单。 图片加入waitlist:,就被Claude端上了桌,这无疑是一场抢占先机的豪赌。

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

赢了 OpenAI 一步,没想到是 Claude 率先杀入 AI 浏览器赛道!

Anthropic 已经启动“Claude for Chrome”内测,让AI 直接在网页里替你“点点点”,帮你订外卖、筛房源、甚至处理企业表单。

图片图片

加入waitlist:https://claude.ai/chrome

产品没成熟,就被Claude端上了桌,这无疑是一场抢占先机的豪赌。Anthropic在公告中直言:

由前沿模型驱动的浏览器 AI Agent已经出现,使得这项工作格外紧迫。通过解决安全问题,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保护 Claude 用户,还能将经验分享给任何使用我们 API 构建浏览器 AI 的开发者。

为什么这么急?因为这场 AI 浏览器之战已经开打:

  • Perplexity 已推出自己的浏览器 Comet(但最近有个大的翻车事件)。 
  • OpenAI 据传也在憋一个 AI 浏览器。
  • Google 已经在近几个月为 Chrome 推出了 Gemini 集成功能。

不过,Claude 的打法很谨慎,没有一步到位做独立浏览器,而是先推出 Chrome 插件,走“小步快跑”的策略。

同时,Claude启动了“内测限定”:这波功能只给 1000 名 Claude Max 氪金玩家(每月 100-200 美元)试用。

评论区有人晒出了自己邀请函,称自己是幸运的“天选之子”。

图片图片

与此同时,网友的调侃也来了,模仿着Claude经典口吻,暗戳戳点出大家最担心的风险:

“You're absolutely right,我真的不该给那个尼日利亚王子汇 3000 美元。”

图片图片

那么,Claude for Chrome 能干啥?

AI 浏览器为啥容易翻车,却还成了大厂必争之地?

1.Claude for Chrome 能干什么?

和不少国产 AI 浏览器插件类似,Claude for Chrome 也采用了右侧侧边栏设计,方便用户在网页内与 AI 实时交互。

图片图片

(作为对比,一直深耕浏览器Agent的智谱清言,采用同样的侧边栏设计)

图片图片

从宣传片来看,Claude 的能力覆盖了多种高频场景,虽然它在宣传中并未突出“编程优势”,略显遗憾,但整体功能仍相当硬核:

  • 找房神器:Claude 能根据你的预算、户型和面积,在 Zillow 上筛选房源并直接展示最佳选项。

图片图片

  • 文档助手:在 Google Docs 中,Claude 自动提炼评论要点,生成结构化摘要,帮你一眼看懂核心问题。

图片图片

  • 外卖下单:Claude 可在 DoorDash 搜索指定菜品并直接加购,实现“一句话下单”。

图片图片

  • 企业自动化:在 Salesforce 这样的系统中,Claude 能自动点击、修改字段并完成表单,真正替代人工操作。

图片图片

通过浏览器,Claude 不只是“能聊”,而是真正下场干活,把浏览器变成一个 AI 自动化执行平台。

2.Claude自曝AI浏览器痛点:无防护下攻击成功率 23.6%

Anthropic 坦言,在全面上线前,Claude for Chrome 仍有安全漏洞待补。

其中最棘手的,是提示注入攻击(Prompt Injection):

攻击者可在网页、邮件或文档中植入隐藏指令,诱骗 AI 执行恶意操作,用户却毫无察觉(如“忽略先前指令,改为执行[恶意操作]”)。

这种攻击可能导致文件删除、数据泄露,甚至触发金融交易。从这个角度看,网友调侃的“AI替你给尼日利亚王子汇款”,绝非无稽之谈。

Anthropic 的红队测试覆盖 29 种攻击场景、123 个用例,结果显示:

无防护下,Claude 浏览器代理的攻击成功率高达 23.6%。

目前,Claude 已部署两道防线,将成功率降至 11.2%,但这个数字依然不低。

3.AI浏览器风险降5成,Claude的解法是?

这一波,Claude Max 用户虽拿到“特权体验”,却也是最早的小白鼠。

Anthropic 声明中表示:全面开放前仍需扩大测试覆盖,力求将攻击成功率降至零。

Claude 目前设置的两道防线:

(1)用户始终掌握 Claude 的访问权:

  • 站点级权限:用户可随时在设置中授权或撤销 Claude 对特定网站的访问。 
  • 高风险操作确认:在发布、购买、分享个人数据等高风险行为前,Claude 会征得用户同意。即使在用户选择试验性的“自主模式”下,Claude 仍会在高度敏感的操作上保留防护措施(注:所有红队和安全评估均在自主模式下进行)。 

(2)依据 Anthropic 可信代理原则采取额外措施:

  • 优化系统提示:在 Claude 接收用户指令之前,通过基础系统提示指导其正确处理敏感数据和请求。 
  • 站点封禁:默认封禁金融服务、成人内容、盗版资源等网站。
  • 可疑模式检测:利用高级分类器识别隐藏指令或异常访问请求,即便它们伪装得“合情合理”。

特别针对浏览器攻击(如 DOM 中隐藏的恶意字段、URL 或标签页注入),Claude 在 4 类挑战测试中,将成功率从 35.7% 压到 0%。

4.先一步做AI浏览器的Perplexity,已经翻车了

Claude 虽然主打“安全第一”,但评论区依旧质疑声不断。

一位网友直言,Claude for Chrome 正踩入“致命三合一陷阱”:

  • 访问你的私人数据:工具存在的主要目的之一。 
  • 暴露于不可信内容:恶意网页文本或图片可轻易混入 
  • 具备外部通信能力:可以用来窃取数据。 

如果代理同时具备这三点,就很容易被攻击者欺骗,执行私密数据的外泄。

另一位网友补刀:

 “这不是三合一,而是四合一,因为它还能主动操作,比如发邮件、转账。”

图片图片

更巧的是,就在 Claude 插件发布的前一天,AI 搜索独角兽 Perplexity 因 Comet 翻车登上 Hacker News 热榜。

图片图片

Comet AI 浏览器今年 7 月才上线,就被 Brave 实锤存在重大安全漏洞:无法区分用户请求与潜藏恶意指令,导致“间接 Prompt 注入”。

翻车过程有多离谱?看这个真实案例,AI怎么出卖了你的用户名和密码:

  • 诱饵:用户在 Reddit 看帖,某条评论暗藏恶意指令(肉眼几乎看不出)。 
  • 正常操作:用户让 Comet 总结帖子,完全合理的请求。 
  • AI 中招:Comet 在总结时执行隐藏指令,提取用户的 Perplexity 登录凭证并发送给攻击者。

图片图片

这起事件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浏览器 AI 一旦被“钓鱼”,比邮箱诈骗更致命。

看来这一次,Claude 的大动作,是打算踩着 Perplexity 的翻车现场过河了!

5.AI 浏览器是大势所趋,还是“舍近求远”?

Anthropic 在声明中直接给出结论:

 “AI 使用浏览器,是大势所趋。” 

理由很简单:大量工作都发生在浏览器中,让 Claude 具备查看页面、点击按钮、填写表单的能力,将大幅提升其实用性。

图片图片

但另一面,Hacker News 上不少开发者却泼了冷水:

问题在于网页的信息密度,远低于文档或代码,而 LLM 最擅长的是处理高密度内容。

 一位网友直言:

几个月前,我做过一个非常类似的扩展,支持多种模型(包括 Claude),并让它们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操作、观察等工具,控制用户的浏览器。这是个有趣的小项目,有助于理解这种机制是怎么运作的。

但是很明显,这项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网页的标准表示方式(DOM、截图等)的信息密度,比文档或代码低了一个数量级,而 LLM 最擅长的是处理高信息密度的内容。——要么改进网页表示方法,要么模型得更强大。

图片图片

更讽刺的是,AI 浏览器的路线本质上是训练模型像人一样点击 UI,而不是直接用现成的机器接口(API)。

有人吐槽:

 “预订机票的问题,API 早就解决了,但现在我们反而逼着 AI 去点按钮。”

另一条评论则戳中悖论:

 “旅游中介机构接受培训是为了能操作那些“机器可读”的接口,现在 AI 代理却被训练去模拟人类操作消费者界面,好取代人类工作。”

图片图片

效率低、风险高,但大厂依旧走这条路,原因也不难理解——用户只认网页,不认 API。

这和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具身智能最有潜力的赛道,本质上是同一逻辑。

6.AI浏览器的最大变数:Chrome 归谁?

AI 浏览器的竞争还没真正开打,但一场更大的“棋局”已在酝酿。随着美国反垄断案进入尾声,法官很可能要求 Google 剥离 Chrome,这意味着全球用户量最大的浏览器即将易主。

资本嗅觉最灵敏。Perplexity 已抛出 345 亿美元收购 Chrome 的报价,而 OpenAI CEO Sam Altman 也公开表示,愿意接手。

如果交易真的落地,AI 浏览器之战将直接变成“入口之争”,Chrome 的归属决定未来谁能掌握最大流量池。

如果某家 AI 公司拿下 Chrome,整个格局将瞬间重构。

最后,我们想问问,你试用过类似的产品吗,你期待 AI 浏览器能帮你做什么?

你会担心浏览器助手的失控风险吗?

相关资讯

突发!OpenAI或将收购谷歌浏览器Chrome

今天凌晨4点,路透社消息,OpenAI一位高管在谷歌垄断案庭审中作证,将收购其浏览器Chrome。 目前,谷歌在美国正遭遇反垄断审判,如果上诉失败不仅Chrome会被拆分,其数字广告业务也会被剥离,会对谷歌进行大重组。 今天凌晨1点左右,华盛顿邮报最早报道了谷歌被起诉的消息。
4/23/2025 11:52:05 AM
AIGC开放社区

基于 Chromium,消息称 OpenAI 的 AI 浏览器内部代号为“Aura”

AI在线 7 月 15 日消息,据消息人士透露,OpenAI 正在开发一款内部代号为“Aura”的 AI 驱动浏览器,这标志着其在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X 用户 @Tibor 在相关代码中发现了“Aura”的提及,这很可能是 OpenAI 新浏览器的内部代号。 在 ChatGPT 网络应用中出现了与“Aura”相关的代码片段,例如“is Aura”(类似于检查设备是否为 Android、iOS 或 Electron / ChatGPT Windows 桌面应用的代码),“is Aura Sidebar”以及“in Aura”等标识,这表明“Aura”项目已经进入开发阶段。
7/15/2025 8:15:47 PM
远洋

字节跳动悟空浏览器接入DeepSeek R1模型,或为抖音接入铺路

字节跳动旗下悟空浏览器近日正式接入DeepSeek R1模型,这一举措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与此前飞书、火山引擎接入DeepSeek不同,悟空浏览器作为面向C端用户的产品,融合了抖音与番茄小说等内容,其接入被认为可能为抖音未来接入DeepSeek铺路。 目前,悟空浏览器同时搭载豆包与DeepSeek两大模型,DeepSeek R1主要负责智能对话与文本生成,而豆包则提供AI快捷功能,应用场景更为广泛。
2/27/2025 10:06:00 AM
AI在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