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宇宙 AIGC宇宙

数据

北大开源首个针对视频编辑的新指标,与人类感知高度对齐|AAAI25

视频生成模型卷得热火朝天,配套的视频评价标准自然也不能落后。 现在,北京大学MMCAL团队开发了首个用于视频编辑质量评估的新指标——VE-Bench,相关代码与预训练权重均已开源。 它重点关注了AI视频编辑中最常见的一个场景:视频编辑前后结果与原始视频之间的联系。
12/27/2024 12:36:27 PM
量子位

时隔6年BERT升级!仅编码器架构没被杀死,更快更准确更长上下文

时隔6年,一度被认为濒死的“BERT”杀回来了——更现代的ModernBERT问世,更快、更准、上下文更长,发布即开源! 去年一张“大语言模型进化树”动图在学术圈疯转,decoder-only枝繁叶茂,而曾经盛极一时的encoder-only却似乎走向没落。 ModernBERT作者Jeremy Howard却说:encoder-only被低估了。
12/24/2024 3:30:00 PM
量子位

扒一扒o3-mini背后团队:3位华人核心成员,北大清华南开校友在列

比o1 mini性能更强,价格更低,性价比新王o3-mini再次引爆AI圈热议。 在官方截图中,中等o3-mini的性能和o1 mini差不多,价格却只有后者的一半,整体延迟也和GPT-4o相当。 最主要的,这表明了OpenAI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性能。
12/23/2024 3:00:00 PM
量子位

AI能传递气味了!能定制个性化气味,谷歌前研究员新技术

继视觉和听觉之后,AI已经进化到拥有嗅觉了? ? 你没听错,这是来自Osmo公司的最新技术,它们刚刚首次实现了由AI生成的李子味道。
12/20/2024 3:20:00 PM
量子位

智源发布FlagEval「百模」评测结果,丈量模型生态变局

2024 年 12 月 19 日,智源研究院发布并解读国内外 100 余个开源和商业闭源的语言、视觉语言、文生图、文生视频、语音语言大模型综合及专项评测结果。 相较于今年 5 月的模型能力全方位评估,本次智源评测扩展、丰富、细化了任务解决能力内涵,新增了数据处理、高级编程和工具调用的相关能力与任务;首次增加了面向真实金融量化交易场景的应用能力评估,测量大模型的收益优化和性能优化等能力;首次探索基于模型辩论的对比评估方式,对模型的逻辑推理、观点理解、语言表达等核心能力进行深入分析。 智源评测发现,2024 年下半年大模型发展更聚焦综合能力提升与实际应用。
12/20/2024 1:20:00 PM
机器之心

突破自动驾驶视频生成极限:港中文&港科大&华为联手推出MagicDriveDiT

可控视频生成,对于自动驾驶技术而言,同样非常重要。 比如,生成高质量、长时间且可控的高质量街景视频,可以满足开发自动驾驶应用的数据缺口。 现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华为联手向这一长期挑战发起了冲锋:推出MagicDriveDiT,重新定义自动驾驶视频生成的标准。
12/20/2024 9:30:00 AM
量子位

Bengio参与的首个《AI安全指数报告》出炉,最高分仅C、国内一家公司上榜

图片安全话题,在人工智能(AI)行业一向备受关注。 尤其是诸如 GPT-4 这样的大语言模型(LLM)出现后,有不少业内专家呼吁「立即暂停训练比 GPT-4 更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包括马斯克在内的数千人纷纷起身支持,联名签署了一封公开信。 这封公开信便来自生命未来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该机构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物理学家、人工智能科学家、《生命 3.0》作者 Max Tegmark 等人联合创立,是最早关注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机构之一,其使命为 “引导变革性技术造福生活,避免极端的大规模风险”。
12/16/2024 2:20:00 PM
机器之心

扩散模型=流匹配?谷歌DeepMind博客深度详解这种惊人的等价性

扩散模型和流匹配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吗? 从表面上看,这两种方法似乎各有侧重:扩散模型专注于通过迭代的方式逐步去除噪声,将数据还原成清晰的样本。 而流匹配则侧重于构建可逆变换系统,目标是学习如何将简单的基础分布精确地映射到真实数据分布。
12/13/2024 12:07:15 PM
机器之心

白话告诉你大模型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图片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程序反思录」,作者程序反思录 。 转载本文请联系程序反思录公众号。 前言2022年底“大模型”在国内突然遍地开花,不管你身处什么行业,都或多或少听说或使用过大模型相关的工具,也听说过大模型训练是一件超级烧钱的事情。
12/9/2024 9:55:25 AM
程序反思录

陶哲轩对谈OpenAI高管:AI也能做数据稀疏推理,“也许很快OpenAI就能证明陶哲轩是错的”

“也许很快OpenAI将能证明陶哲轩是错的。 ”好家伙! 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硝烟”味了(bu shi~事情是这样的。
12/9/2024 9:35:00 AM
量子位

全球最大商业图库 Getty Images 推出免费高画质照片 AI 训练集:含 3750 张照片、分 15 项类别

以提供新闻、体育和娱乐照片授权闻名的全球最大的商业图库 Getty Images 上周宣布推出高画质照片样本训练数据集,供开发者开发和训练 AI 模型使用。AI在线获悉,该样本数据集包含 3,750 张照片,分为商业、教育、医疗健康、运动与健身、物品与物体、插图、图标等 15 个类别。数据集提供多种主题的高质量视觉内容,可用于训练机器学习和 AI 模型,开发多种应用场景。▲ 相关图片选集目前,这一数据集已在 Hugging Face 上线(点此访问),不过用户需同意服务条款并提供联系方式,才能免费访问该数据集。Ge
9/9/2024 2:03:16 PM
漾仔

迈向「多面手」医疗大模型,上交大团队发布大规模指令微调数据、开源模型与全面基准测试

编辑 | ScienceAI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AI Lab、中国移动等机构的联合研究团队,在 arXiv 预印平台发布文章《Towards Evaluating and Building Versatile 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Medicine》,从数据、测评、模型多个角度全面分析讨论了临床医学大语言模型应用。文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和代码、模型均已开源。GitHub:   Link:  :  ,大型语言模型(LLM)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在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模型在医学多
9/3/2024 7:09:00 PM
ScienceAI

美国加州通过人工智能训练数据透明度法案,要求企业披露 AI 模型数据来源

今日,美国加州立法机构通过了一项颇具争议的法案 —— 人工智能训练数据透明度法案,该法案将提交给州长加文・纽瑟姆,但其尚未对此法案表态。图源 Pexels该法案旨在要求人工智能公司在开发和训练模型时,对其使用的数据集进行更加透明的披露。AI在线注意到,这项由议员雅克・欧文提出的法案(AB 2013)原本适用范围更广,但在 8 月 20 日范围缩小至仅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即能生成文本、图像和类似内容的人工智能,例如 Open AI 的 ChatGPT 这类。该法案要求人工智能公司公开其训练模型的关键信息,如数据来源
8/28/2024 2:35:06 PM
远洋

明确了:文本数据中加点代码,训练出的大模型更强、更通用

代码知识原来这么重要。如今说起大语言模型(LLM),写代码能力恐怕是「君子六艺」必不可少的一项。在预训练数据集中包含代码,即使对于并非专门为代码设计的大模型来说,也已是必不可少的事。虽然从业者们普遍认为代码数据在通用 LLM 的性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分析代码对非代码任务的精确影响的工作却非常有限。在最近由 Cohere 等机构提交的一项工作中,研究者系统地研究了代码数据对通用大模型性能的影响。论文链接:「预训练中使用的代码数据对代码生成以外的各种下游任务有何影响」。作者对范围广泛的自然语言推理任务、世界知识任
8/22/2024 6:20:00 PM
机器之心

Meta 部署新网络爬虫机器人,为其 AI 模型收集大量数据

北京时间 8 月 21 日,近日,Meta 悄悄地发布了一款新的网络爬虫,用于搜索互联网并收集大量数据,为其人工智能模型提供支持。据三家追踪网络抓取器的公司称,Meta 新网络爬虫机器人 Meta External Agent 于上月推出,类似于 OpenAI 的 GPTBot,可以抓取网络上的人工智能训练数据,例如新闻文章中的文本或在线讨论组中的对话。根据使用档案历史记录显示,Meta 确实在 7 月底更新了一个面向开发者的公司网站,其中一个标签显示了新爬虫的存在,但 Meta 至今还没有公开宣布其新爬虫机器人。
8/21/2024 1:10:05 PM
余青

Nature 曝惊人内幕:论文被天价卖出喂 AI,作者 0 收入

Nature 的一篇文章透露:你发过的 paper,很可能已经被拿去训练模型了!有的出版商靠卖数据,已经狂赚 2300 万美元。然而辛辛苦苦码论文的作者们,却拿不到一分钱,这合理吗?全球数据告急,怎么办?论文来凑!最近,Nature 的一篇文章向我们揭露了这样一个事实:连科研论文,都被薅去训 AI 了……据悉,很多学术出版商,已经向科技公司授权访问自家的论文,用来训练 AI 模型。一篇论文从酝酿 idea 到成稿,包含了多少作者日日夜夜的心血,如今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成为训 AI 的数据。这合理吗?更可气的是
8/15/2024 12:53:16 PM
汪淼

最强 AI 程序员 Genie 砸饭碗:84 秒跑通代码,像人一样思考,团队仅 5 人

继 Devin 之后,又一个 AI 软件工程师被刷屏了 —— 它叫 Genie,号称目前地表最强,已经可以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了!那么这个“地表最强”,到底强到什么程度?先来看下评测分数。在权威榜单 SWE-Bench 中,Genie 以解决了 30.07% 问题的成绩夺得榜首。(SWE-Bench 是一个用来评估大模型解决现实中软件问题的基准。)而这个成绩可谓是遥遥领先第二名 19.27%,解锁了提升 SOTA 的最大增幅 —— 57%!至于 Genie 的实际效果,用团队的话来说就是:它可以做到像人类工程师一样解
8/13/2024 2:00:40 PM
汪淼

OpenAI 宣布改变开发者大会举办形式,不会公布 GPT-5

8 月 6 日消息,去年,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OpenAI 在旧金山举办了首次开发者大会,声势浩大,并推出了包括最终未能成功的 GPT Store(类似苹果应用商店)在内的多款新产品和工具。然而,今年的活动将相对低调。本周一,OpenAI 宣布,将其 DevDay 开发者大会转型为一系列聚焦开发者的参与式会议。公司还确认,在 DevDay 期间不会发布下一代主旗舰模型,而是将重点放在其 API 和开发者服务的更新上。OpenAI 发言人透露:“我们不打算在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我们的下一个模型。我们将更多地专注于向开发者介
8/6/2024 12:15:05 PM
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