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伊风
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
小扎“天价挖人”继续上强度!
今天刚刚爆出重磅消息:OpenAI参与o系列模型研发的两位大神Jason Wei 和 Hyung Won Chung,也被 Meta 一道挖走了!!!
刚刚,扎克伯格选择站出来,回应一切。极力反驳了外界认为他靠“天价薪资”挖人的说法。
他说,比起钱,其实研究员更看重的是——能带最少的人、用最多的算力。
他还指出,过去招聘时,大家会谈“你能负责多大范围”,但现在顶级 AI 研究员不愿意做管理工作,更希望与小团队共事、配备强大的计算资源。
看来,扎克伯格不止是有钱,还很懂AI人才的心。
他同时表示这场大规模的挖人行动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想确保自己能亲自认识业内所有顶尖研究者,“这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有合作机会时我们都能对接上。”
除了回应“挖人策略”,扎克伯格在采访中还首次系统阐述了两个核心判断:
一是 Meta 对“个人超级智能(personal superintelligence)”的愿景,强调把智能交到每个人手里,解决的是你日常生活中真正在意的事:关系、创意、文化、快乐,而不只是生产力。这一立场明显区别于 OpenAI、微软、谷歌的“宏大叙事”。
二是小扎对资本支出(CapEx)战略的态度,特别是在这场基础设施军备竞赛中,他显然认为 Meta 有得天独厚的位置——Meta 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算力集群之一,而且完全用自有现金流就能负担得起。
小扎的判断里,AI不会走向赢家通吃。他说,随着发展AI终会走向不同方向,而Meta要专注的,是“让技术回到人本身”。
以下是经过整理的采访原文,enjoy:
扎克伯格:
很高兴来到这里。
主持人:
今天早上已经有新闻说你们又投入了巨资,发布了关于新超级计算机的大消息——我们稍后会谈到这一点。但先说说这件事:你们重仓投资了 Scale AI,并且正在大规模招聘AI人才,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要这么做?
扎克伯格:
确实很忙碌。今年最令人兴奋的事情之一是,我们开始看到模型中出现“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的早期迹象,这意味着开发超级智能已经指日可待。我们想尽可能增强我们的努力,去争取这个机会。
我们实验室的使命是:让全球每个人都拥有个人级超级智能(personal superintelligence)。这样,我们就能把强大的能力真正交到每个人手中。我对此感到非常激动。这和其他实验室做的事情不太一样。在我看来,这项技术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技术,成为我们公司未来一切工作的基础,也将深刻影响整个社会。
因此我们要确保能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从企业家到研究员、工程师,再到数据和基础设施团队。同时,我们也会投入极其庞大的算力资源来支持这一切,而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Meta拥有一个强劲的商业模式,能带来充足的资金流。
主持人:
你是否觉得 Llama 4落后了?
扎克伯格:
我认为这个领域整体都在加速发展。我们不断设定目标,但技术进展总是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快。说实话,我从来都不太满意现状,总是希望做得更好。但我现在最关注的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可以开发出来的技术,这将是非常基础性的变革。我只想确保我们能尽可能占据有利位置。
业内现在有个争论是:超级智能到底会在2-3年、5年,还是7年内实现?其实没人能确定。但我认为我们应该以2-3年就能实现的预期去下注、去行动。我相信这是有可能的。如果你也相信这一点,那你就应该准备投入数千亿美元,建设算力资源,组建行业内最强的团队。
主持人:
有传言称你们给研究员开出了1亿、2亿美元的薪酬包,你怎么看待这种投入?
扎克伯格:
这些具体数字本身并不准确,但这个市场确实非常火热。顶尖研究员数量很少,各家实验室都在抢人,竞争确实激烈。
但从更大局来看,如果你准备在算力上投入数千亿美元,建设多个千兆瓦级的计算集群,那就很合理去尽全力争取那几十位顶尖研究者。这不是靠人海战术的活儿,你反而希望只有一小群人,能把整个系统装在脑子里。因此,最有天赋的少数人就变得极为关键。
从这个角度看,即便开出高薪,整体成本在我们全部投入中也只是小头。
主持人:
现在在超级智能竞赛中,有很多玩家:Google、OpenAI、Anthropic 等等。你认为Meta的超级智能愿景与他们有何异同?尤其考虑到他们很多都有庞大的企业服务业务。
扎克伯格:
我觉得“个人超级智能”这个愿景,和其他公司的确不太一样。
就像互联网刚开始兴起时,人们会问:互联网到底是用于办公?用于娱乐?还是会改变公司运作?最后答案是——全部都会发生。
我认为AI也是一样。不同公司会专注不同方向。
目前你听到很多实验室在谈的是如何自动化所有社会中的经济活动。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值得追求的方向,有很大的潜力,能带来广泛的积极影响。
但我们也该关注另一个面向:人们真正关心的个人生活。这不光是生产力,还有关系、文化、创意和生活的乐趣。
我猜,其他实验室更倾向于打造“中央大脑”式的超级智能,去解决宏大问题。而我也觉得那些方向确实很重要、令人兴奋。
但如果你把“个人超级智能”真正交到用户手中,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更多是想用它来处理生活中那些更小、更简单的事。
这也是我们Meta长期以来的价值观:赋能个人,而非中心化管控。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种能力真正交到人们手中。
所以,这确实是一个不一样的聚焦方向。
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将影响我们如何构建公司、编写软件、开发技术和产品。这方面可能和其他公司类似,很多底层的方法是共通的。但我认为我们最终构建出的产品会非常不一样,会真正触及到全球数十亿人的生活。
我认为我们是全球最擅长开发产品并将其规模化到数十亿用户的公司之一。
当然,我们也在引领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发展,比如我们推出的智能眼镜目前表现非常出色。我始终认为眼镜会成为AI最理想的形态,因为它们能看到你看到的、听到你听到的、能全天候与你交流。
一旦我们能把显示器和全息投影加进去,它就能为你生成UI(用户界面)。所以我相信这些技术之间会产生一种非常深度的连接。
主持人:
我脑海里已经在想象我戴着 Meta 的“超级智能眼镜伙伴”帮我做事的画面了,我理解对了吗?
扎克伯格:
是的,我认为未来你走在世界上,与人交谈,眼镜会陪伴在你身边。
我最喜欢的一个“思想实验”是:每次对话中,我总会想到5个我想后续处理的事情,但最后大多数都没跟进,最多处理一个,因为我去干别的了。
而将来,有了智能眼镜,它们可以——如果你愿意——观察你的生活、记录你想跟进的事项,要么稍后提醒你,要么实时地通过眼镜反馈信息给你。
未来可能会像这样:如果你需要视力矫正却没有眼镜,你会处于认知劣势。同样,如果你没有AI眼镜,你也会处在一种“认知劣势”中。
当然,我们还会非常关注娱乐、文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拥有一个能帮助你处理这些方面的AI,会非常有价值。
总之,有太多事情要做,根本做不完。
除了这些面向用户的产品,“超级智能”也会深刻改变我们公司内部的研发方式,特别是软件开发的方式。
我认为我们的工程师将会比现在高效很多倍。这点让我非常兴奋,我们也会重点投入。
我们已经在看到“自相似性循环”的迹象——即模型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即便是基于 Llama 4 的模型,也已经能自主改进 Facebook 的算法和公司内部的其他AI系统了。
能够看到这种早期迹象真的非常令人激动。
主持人:
我知道你时间不多了,但我还是想问一个问题。你们最近发布了新数据中心的消息——以后我们得聊聊你们是怎么给这些数据中心命名的(笑)。
扎克伯格:
我们给它们取名为“泰坦(Titans)”,我很喜欢希腊和罗马神话(笑)。
主持人:
那我想问一句:你们在资本开支(CapEx)上的投入,有上限吗?
扎克伯格:
这要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实际效果。
经营公司时,我总是在寻找如何将资本转化为更高质量服务的路径。
强化学习的一个优势是:它提供了一种方式,可以将极大规模的资本转化为越来越优质的服务——而这可能远胜于那些缺乏资金或胆量的竞争对手。
如果我们能把它做好,这将成为我们的竞争优势。
因此我们几乎是孤注一掷在做这件事——我们正在建设多个千兆瓦级别(multi-gigawatt)的数据中心。
更重要的是,我们完全靠公司的现金流来支撑这些建设,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强劲的商业模式。
我们的基础设施团队也非常强大,他们正在用创新方式搭建数据中心。
我们不再只是花四年时间盖混凝土建筑。我们现在采用一种新方式:搭建防风雨的大型帐篷,然后在里面部署网络和GPU集群——这样能更快地建成。
这些帐篷甚至能抵御飓风。
目前我们团队正在日以继夜地建设Prometheus 和 Hyperion 这两个“泰坦”集群。其中,Hyperion计划在未来几年扩展至5GW的规模。
我分享过一个图,Hyperion建设地的占地面积,已经覆盖了曼哈顿相当大的一部分面积。
当地很多能源和人力都在为这个项目投入,我认为这对当地社区来说是好事。这些项目本身就非常令人兴奋。
你看得出来我对此非常激动(笑)。我们将拥有全球最大的算力集群之一。
而且我们采用的是“小而精的团队”,所以我们会实现全球单个研究员可用算力最多的公司。
这意味着我们能做最前沿的研究。
这真的是令人兴奋的时代。接下来的几年将是关键时刻。
主持人:
你在 Threads 和 Facebook 上发布的那则公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你提到 Meta 有足够的资本去推进这些计划。这让我觉得你可能是在暗讽那些还需要继续融资的竞争对手。你觉得这算是优势吗?
扎克伯格:
嗯,我觉得这确实是个优势。最近关于这个话题写了很多文章。我确实花了大量时间在招聘上,关于薪资的报道很多——就像我之前说的,许多具体数字其实并不准确。
但我认为这些报道忽略了一个核心原因,那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研究员对加入 Meta 的超级智能实验室感到兴奋。
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研究员可以获得更高的“杠杆效应”,因为他们能用到更多算力。最优秀的研究员一直都关心的,是“我的权限范围有多大?”
但现在,他们关心的是:“我能带最少的人,拿最多的 GPU 吗?”
所以我们能提供研究员人均最多的算力资源,这不仅是推进技术的优势,也是吸引顶尖人才的关键优势。我觉得这一点被严重低估了。
而且,从零开始构建一个新实验室这件事,本身就非常有吸引力。
很多人在说搭建基础设施这件事,有个类比我很喜欢:
第一栋房子是为敌人盖的,
第二栋房子是为朋友盖的,
第三栋才是为自己盖的。
从零开始构建新实验室、不是被框在老公司旧架构里,这种机会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总之,我现在的精力就是全力专注在这件事上。
主持人:
我知道你很快就得离开了,但还是想问:你上周参加了 Sun Valley 峰会,OpenAI 的 Sam Altman 也在,还有很多你挖走员工的公司高管。你有跟他打招呼吗?聊了些什么?
扎克伯格:
Sun Valley 的乐趣之一就是可以遇见很多老朋友和同行。
是的,我见到了 Sam,打了招呼,也见到了 Dario(Anthropic)、Sundar(Google)、Satya(微软)等等,大家都在这个领域里忙着干活。
说实话,现在全世界能找到很多优秀研究员的地方也就那么五六个。Meta当然是其中之一。我们正在从这些地方吸引一些关键人物加入新的团队。
但我们也在进行一次非常大规模的招聘行动。
我们并不是在有意“针对”谁,我只是想确保自己能亲自认识业内所有顶尖研究者,这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有合作机会时我们都能对接上。
主持人:
这个夏天真的是“AI大热”,Mark,你正处于风暴中心。感谢你做客 TTV,我们会持续关注。
扎克伯格:
太棒了,祝你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