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三石。
公司去年有做过一个茉莉花茶的包装设计,本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想看看 Lovart 能实现到什么程度,能帮助各位设计师带来怎么的工作提效。本次测试大概花费 4 小时,最后的成品有图片和视频,我先把视频给大家看下,这个茉莉香氛的商拍视频。
往期测评:
一、Lovart 是什么?
一句话,Lovart 是全链路的设计解决方案,相比较 Midjourney、ComfyIU、ChatGPT 等软件,Lovart 相当于是集成了所有这些软件的“高级智能体”。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现在很多 AI 工具完成的是点对点的任务,比如 Midjourney 只能出图,那我出完图还得去 Phootoshop 编辑,编辑途中,我想加个品牌标语,那我就又需要打开豆包等软件,帮我生成文案,平面图做的差不多了,我想做个视频渲染下,那是不是又得打开 AI 视频工具,比如即梦等,这些 AI 工具在现阶段都只能做到“点对点”的任务,但是设计工作是一个“点到线”的任务,所以即使目前有这么多 AI 工具,设计师还是避免不了在多个工具之间来回穿梭的痛苦。
说白了,AI 工具并没有改变我们工作的形态,只是单方面提效而已。在实际工作中,AI 和设计有一种“割裂感”,并没有真正融入设计师的工作路径中。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夸赞一下 Figma 的 AI 设计思维,Figma 是一款 UI 设计工具,它很巧妙地将 AI 工具嵌入到了设计流程当中,当设计师需要对图片进行处理的时候,直接调用 AI 工具就可以了。也就是说 Fgima 没有将 AI 工具单独找个地方,而是融合在了 UI 设计师的工作路径中。
Figma的AI工具集合
同理,我理解这也是 Lovart 大受欢迎的原因,当设计师在使用 Lovart 时,能够在画布中自由创作,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回穿梭在各个 AI 工具中,真正实现设计全链路。
二、Lovart 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当然,如果只是调用 AI 工具方便,那别的 AI 产品也太好模仿了。真正让 Lovart 大放光彩的还是它的底层技术——智能体,这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调用工具和处理任务的“管家”。
简单说,智能体就像 “AI 时代的‘智能打工人’”—— 你给它目标(如 “设计一套咖啡品牌 VI” ),它能自主拆解任务、调用工具、解决问题,最终交付成果。像Lovart这类工具,正是任务导向型智能体在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让 “专业设计流程” 通过 AI 实现自动化、规模化。
如果你还不理解智能体,可以把它想象成钢铁侠中的“贾维斯”。
所以,我们在 Lovart 的官网中看到有非常多的大模型被调用,如可灵、chatgpt、gemini、tripo 等,如图: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这不就是“小程序”么,把多个 APP 集成到一个软件中,不用在手机里的每个 APP 之间来回切换,一个微信搞定吃喝住行。当然这个比喻有点欠妥,但我觉得大致意思是差不多的。事实上,智能体远比“小程序”复杂地多,里面还关联到“协调者”和“计划者”等多个角色的来回协作。我会在后面单独出一期介绍智能体,这里我们先了解个大概就行。
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搭建智能体,比如在 coze 中,通过选择大模型,然后设定人设和回复逻辑,比如角色、技能、工作流、输出格式和限制等,大家也可以自己定义。所以,我理解 Lovart 背后会有很多个擅长不同领域的智能体来帮助设计师处理日常设计任务。
总之,仔细想想,Lovart 其实是个包在设计流程中包的很好的工具箱,它覆盖了设计全环节,无需切换工具,并且有以下两大优势:
三、案例测评
了解了 Lovart 的基本情况,我们现在就尝试用它做一套品牌全案,看看 Lovart 到底是否具备从 “创意构思到成品交付” 的全链路自动化设计。
我们给的需求是:
茉莉印月品牌全案设计,产品有:茉莉花茶、茉莉花香皂、香包、香氛。 请帮我设计一套品牌全案、包括标志设计、茉莉花茶包装设计、全套礼盒包装设计、VI 设计、物料设计和门店设计。并给出设计思路和理由。
可以看到,Lovart 首先是在提供一些设计灵感,帮助我们确定视觉方向。
当我选择了我喜欢的视觉方向之后,Lovart 会开始思考,并给出整个方案的设计方向和设计指导。
设计方向和设计指导有所不同,设计方向偏重于设计思路,比如设计标志的时候,设计方向就好比怎么怎么突出品牌,怎么更有识别度,更好看。设计指导就比较具体了,比如用什么字体,什么线条。这两者的关系可以大致理解为设计战略层和设计执行层的关系。
接着,我选择了第四个标志方案,然后 Lovart 根据我的标志生成了一系列视觉识别系统,包括:
- 品牌标志 - 圆形徽章设计,结合茉莉花与月亮意象
- 茉莉花茶包装 - 方形抽屉式设计,配以水彩茉莉花插画
- 茉莉花香皂包装 - 带有新月形开窗的简约设计
- 礼盒包装 - 模块化抽屉式设计,展开呈月相弧度
- 品牌 VI 基础元素 - 包括色彩系统、字体系统和图形纹样
- 品牌物料设计 - 名片、信纸、信封、笔记本等应用
- 门店设计概念 - 融合品牌视觉元素的空间设计
单从效果上来看还是很不错的,这个主要取决于底部出图模型的能力,现在我想开始提修改建议了。
我觉得标志设计还不够好看,应该更加抽象简约。
这里 Lovart 重新给了我 3 个标志设计,然后将两个物料中的标志进行了替换。
现在我想让它帮我生成一个香氛的瓶装。这个设计有点让我眼前一亮,我没想到瓶子还可以是月亮的形状。
现在我又有了新想法,能不能把这个瓶子拿在模特手里···。这张图就不合理了,因为瓶子太大了。所以我还得跟 Lovart 聊:
“注意构图,瓶子的比例太大了,不需要露出人脸,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另外,我想要黄色色调,有种静谧的高级感。并背景再来点灯光,突出瓶子的通透”。最后的出图还是比较满意的。
然后,我想提取包装中的茉莉花素材,Lovart 也是可以实现的。
四、测评复盘
经过一下午的案例测试,我感觉 Lovart 整体使用体验还是很棒的,对于图片的创意处理能经常给出让人惊喜的结果。但是,不得不说,标志设计有点差强人意,这也是目前很多大模型没办法实现的,因为标志设计不是简单的图文排版,它更多的是创意设计,尤其是国内的标志设计,有一些是中文字的变形,现在普遍的 AI 出来的标志更像是一副插画。
而我觉得 Lovart 非常适合做图片后处理,比如元素提取、商拍效果、商拍视频。因为这些都是包装设计的附加值,我们不能寄希望于 Lovart 能完全代替设计师处理工作。很多真正需要创意的、需要审美的工作还必须让设计师团队深思熟虑才能完成,不是简单输入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因为做个落地的产品还需要调研、竞品分析、品牌定位、设计理念等,这些都需要团队一起思考才能出结果。所以我非常认同一句话:技术在发展,设计随之发展,但始终无法替代深思熟虑的设计。
最后,我想说 Lovart 虽然好用,但可能还没有达到“可交付”的程度,希望各位设计师不用太焦虑,工具始终是用来服务人类的,而不是代替人类的。但 Lovart 会重塑设计行业的工作模式,简单说就是生产工具变了,生产模式也会随之变化。最最关键的是,AI 缺乏审美能力,它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也无法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也许未来可以)。因此,审美和品味将是未来设计师最稀缺的能力。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就好比现在虽然信息量和设计工具都非常多,但是真正有质量、有品味的产品其实没那么多的,大家更多地是去追求短平快。从这一点来说,AI 其实很难取代设计师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