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宇宙 AIGC宇宙

OpenAI出手,Windsurf背刺数百员工?

Sam Altman最近在一次演讲中说:"我认为收购是糟糕的,我通常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它们。 "但就在他说这话的时候,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正在硅谷悄然展开。 这个故事涉及一家名为Windsurf的AI编程创业公司,一笔30亿美元的收购协议,以及一场被称为"虚假拥抱"的商业阴谋。

OpenAI出手,Windsurf背刺数百员工?

Sam Altman最近在一次演讲中说:"我认为收购是糟糕的,我通常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它们。"

但就在他说这话的时候,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正在硅谷悄然展开。

这个故事涉及一家名为Windsurf的AI编程创业公司,一笔30亿美元的收购协议,以及一场被称为"虚假拥抱"的商业阴谋。

从天堂到地狱的72小时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主角。Windsurf,原名Exafunction,是一家专注于AI编程助手的创业公司,由MIT同学创立于2021年。这家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惊人的增长。

今年4月,Windsurf的年收入达到了1亿美元,比几个月前的4000万美元增长了150%。这种增长速度在AI行业都是罕见的。

OpenAI显然看中了这块肥肉。今年5月,他们提出了3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甚至签署了意向书,投资者们都拿到了资金分配协议。

OpenAI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公告,就等着正式宣布这笔收购。

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拦路虎"出现了——Microsoft。

Microsoft的"IP霸权"

这里有个关键的背景:Microsoft作为OpenAI的主要投资者,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有权获得OpenAI的所有技术。

但Windsurf不想把自己的IP技术拱手让给Microsoft。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Microsoft不能接触Windsurf的知识产权。

这成了一个死结。OpenAI拼命想说服Microsoft同意这个条件,但Microsoft拒绝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在长达两个月的独家谈判期内,OpenAI以IP冲突为由不断拖延,而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OpenAI的竞争对手Cursor AI在20天内以9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融资!

Google的"趁虚而入"

就在所有人以为这笔交易要黄了的时候,Google出现了。

7月11日,Google宣布以24亿美元的价格,将Windsurf的CEO Varun Mohan和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等核心团队"挖"到了Google DeepMind。

注意,这不是收购,而是一种新的"人才+技术许可"模式。Google既获得了Windsurf的核心技术许可,又拿到了最重要的人才,但不需要承担整个公司的包袱。

更巧妙的是,Google绕过了可能的反垄断审查,因为他们并没有"收购"Windsurf,只是"雇佣"了其核心团队。

这是策略还是阴谋?

现在业界对这件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

第一种观点认为,这是OpenAI的一次高超的战略操作:通过"虚假拥抱"锁定竞争对手,然后利用IP纠纷拖延时间,让自己的投资对象(Cursor AI)获得时间窗口完成融资。

这种解读的逻辑是:OpenAI明知Microsoft不会同意,但还是故意推动这笔交易,目的就是为了冻结Windsurf的融资和寻找买家的能力。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这纯粹是商业谈判中的正常分歧,OpenAI确实想要收购Windsurf,但客观条件不允许。

但无论哪种解读,结果都是一样的:Windsurf受损,Google趁虚而入,以更低的价格获得了更好的交易。

AI人才战的新玩法

这个事件实际上反映了AI行业人才争夺战的新模式。

传统的收购模式需要买下整个公司,成本高昂,还要面对反垄断审查。但"人才+技术许可"模式让大公司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核心资产。

Microsoft去年收购Inflection AI就是类似的操作,Amazon收购Adept AI也是如此。

这种模式让监管者很头疼,因为从法律上看,这不是收购,而是正常的人才流动。但实际效果和收购差不多。

创业公司的困境

对于Windsurf这样的创业公司来说,这个故事有点悲伤。

失去了CEO和核心团队后,Windsurf现在由商务负责人Jeff Wang担任临时CEO,剩下的250人团队继续为企业客户提供AI编程工具。

但历史告诉我们,当创业公司失去核心团队后,很难维持之前的势头。Scale AI在创始人离开后流失了客户,Inflection更是彻底转型。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在AI巨头的夹缝中,创业公司还有多少生存空间?

当Google、OpenAI、Microsoft这样的巨头可以随时用巨额资金挖走你的核心团队时,创业公司的护城河在哪里?

写在最后

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OpenAI和Microsoft的关系重构谈判仍在继续,Google的AI编程工具策略刚刚开始,而Windsurf的未来仍然未卜。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在这场AI军备竞赛中,没有人是真正的朋友,也没有人是永远的敌人。

也许Sam Altman说得对,收购确实是糟糕的。但在硅谷,有时候"不收购"比"收购"更加危险。

相关资讯

被Cursor多次拒绝,OpenAI怒买Windsurf,很不划算!多少有点慌不择食

编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经历了OpenAI的o3和谷歌的Gemini 2.5 Flash发布之后,AI圈的注意力再一次给到了编程赛道。 最近一个争议比较大的新闻,要属“OpenAI收购Cursor不成,反过来要收购AI编程初创里的老二Windsurf”。 30亿美元,特别是对于一家仅仅成立2年,且目前品牌运营时间仅约5个月的创业公司来说,可以说是非常体面和梦寐以求的退出额度。
4/21/2025 5:18:15 PM
云昭

Windsurf全面降价!编程赛道的价格战要来了;被OpenAI收购尚未证实

编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刚刚得到消息,AI编码助手初创公司 Windsurf周一宣布“全面”降价,称随着与竞争对手 Cursor 的竞争加剧,用户可以“大幅节省成本”。 Windsurf 表示,它将放弃其复杂的“流程操作积分”系统,该系统会向开发者收取其 AI 在后台执行的操作的费用。 此外,该公司还将team plans的价格从每位用户每月 35 美元降至 30 美元,同时其企业计划的价格也将“大幅降低”。
4/24/2025 6:40:17 PM
云昭

消息称 OpenAI 考虑以 30 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编程工具 Windsurf

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正谈判以约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工具Windsurf(原名Codeium),若成功将成为其史上最大收购案。此举将增强OpenAI在AI编程助手市场的竞争力,与GitHub等展开直接竞争。#AI编程##OpenAI收购#
4/17/2025 7:20:02 AM
远洋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