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宇宙 AIGC宇宙

文章列表

OpenAI 招聘主管点名批评 Meta:挖角手段让人闻到一股“绝望的味道”

AI在线 7 月 6 日消息,OpenAI 招聘主管 Joaquin Quiñonero Candela 日前在 X 上点名 Meta,批评其挖角方式过于激进。 他透露,Meta 向 OpenAI 员工开出高薪职位,但这些 offer 只有短短几小时的有效期,员工几乎没有时间与主管沟通。 他直言这种行为“不道德”,并称“让人闻到一股绝望的味道”。
7/6/2025 4:55:17 PM
清源

揭开大模型的秘密!那些 “思考词” 背后藏着惊人的信息量

近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伦敦大学学院和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大模型推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现:当模型在思考时,所使用的 “思考词” 实际上反映了其内部信息量的显著提升。 这一研究成果通过信息论的方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的推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论文地址:,会输出一些看似人类化的语言,比如 “嗯……”、“让我想想……” 或 “因此……”。
7/5/2025 7:46:41 AM
AI在线

日立能源警告:AI 中心的电力需求波动可能威胁全球电力供应稳定

近日,世界最大变压器制造商日立能源的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亚斯・施里伦贝克(Andreas Schierenbeck)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随着大科技公司在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时电力需求的激增,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限制这种波动,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施里伦贝克表示,AI 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波动极其剧烈,这与传统办公数据中心截然不同。 他解释说,在启动 AI 算法进行数据处理时,电力需求可能在几秒钟内激增,使用量达到平时的十倍。
7/5/2025 7:46:41 AM
AI在线

Cluely 短短一周内年收入翻倍至700万美元

在硅谷风头正劲的初创公司 Cluely,近日宣布其年经常性收入(ARR)在推出新企业产品后迅速飙升至约700万美元。 这一增长速度令创始人 Roy Lee 感到兴奋,他向《科技 Crunch》表示:“每一个进行会议或面试的人,都在试用这个产品。 ”Cluely 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在线对话,实时提供会议记录、背景信息和提问建议,所有信息都悄然呈现在用户的屏幕上,而其他人却无法察觉。
7/5/2025 7:46:36 AM
AI在线

OpenAI 揭秘 ChatGPT 两年半前爆火背后轶事:原计划命名“Chat with GPT-3.5”

OpenAI首席研究官马克·陈表示,更名决定是在一次深夜做出的:“我们发现原来的名字太拗口,于是临时想了一个更简洁的替代方案。”
7/4/2025 6:07:38 PM
清源

14%论文都有AI代写?Nature:每7篇就有1篇藏有ChatGPT特征词

这些词可能会偷偷暴露你的论文是AI帮忙写的,一年之内14%使用LLM的生物医学论文就是这样被发现滴……据Nature最新报道,研究发现在2024年PubMed上发表的150万篇生物医学研究摘要中,其中超过20万篇都频繁出现LLM特征词。 这些词汇大多都是多余的风格性动词和形容词,只改变了文体,并不影响内容。 在部分国家和学科中,AI辅助写作的比例也已经超过五分之一,而这一趋势还在不断上升。
7/4/2025 3:58:39 PM
鹭羽

ChatGPT 应用新特性:类 Operator 智能体,AI 实现点击、拖拽等操作

科技媒体 bleepingcomputer 昨日(7 月 3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在网页版和安卓版 ChatGPT 应用中,发现了新的测试代码,暗示其将引入类似 Operator 的工具。
7/4/2025 2:28:04 PM
故渊

刚刚,Ilya Sutskever宣布自任CEO:联创被Meta挖走了

Meta 的挖掘机,终于挖到了 Ilya 大神的头上。 周五凌晨,OpenAI 联合创始人 Ilya Sutskever(伊尔亚・苏茨克维)久违地在社交媒体发声。 我向我们的团队和投资者发送了以下信息:正如你们所知,Daniel Gross 在我们公司的时间已接近尾声,自 6 月 29 日起,他已正式退出 Safe .
7/4/2025 9:14:10 AM
机器之心

Meta-Think ≠ 记套路,多智能体强化学习解锁大模型元思考泛化

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四年级博士生万梓煜,主要研究方向为强化学习、基础模型的复杂推理,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温颖副教授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胡舒悦老师。 团队其他成员包括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共同第一作者李云想、Mark Schmidt 教授,伦敦大学学院的宋研、杨林易和汪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温潇雨,王翰竟和张伟楠教授。 引言最近,关于大模型推理的测试时间扩展(Test time scaling law )的探索不断涌现出新的范式,包括① 结构化搜索结(如 MCTS),② 过程奖励模型(Process Reward Model ) PPO,③ 可验证奖励 (Verifiable Reward) GRPO(DeepSeek R1)。
7/4/2025 8:53:00 AM

华为多路径推理破解大模型数学瓶颈,准确率超97%|ICML 2025

大模型越来越大,通用能力越来越强,但一遇到数学、科学、逻辑这类复杂问题,还是常“翻车”。 为破解这一痛点,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提出全新高阶推理框架 ——思维森林(Forest-of-Thought,FoT)。 该方法借鉴人类“多角度思考、反复验证”的认知方式,打破传统LLM的线性推理范式,通过构建多棵并行推理树,引入动态自我修正机制与多视角共识决策策略。
7/4/2025 8:53:00 AM

重磅发现!大模型的「aha moment」不是装腔作势,内部信息量暴增数倍!

刘勇,中国人民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 长期从事机器学习基础理论研究,共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顶级期刊和会议论文近 50 篇,涵盖机器学习领域顶级期刊 JMLR、IEEE TPAM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顶级会议 ICML、NeurIPS 等。 你肯定见过大模型在解题时「装模作样」地输出:「Hmm…」、「Wait, let me think」、「Therefore…」这些看似「人类化」的思考词。
7/4/2025 8:47:00 AM

大模型越反思越错,原来是长链推理通过自我说服加重幻觉 | 北邮

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思维链审计实验,首次定量揭示了这一“越想越错”现象背后的元认知偏差:长链推理中的反思不是纠错机制,而是给幻觉颁发“理性证书”——模型为保持与用户提示语义一致,宁可篡改协议定义也不否定前提。 风险缺口:长链CoT放大“误差滚雪球”推理大模型(RLLMs)能把复杂问题拆解成几十步推理,再给出看似缜密的结论。 然而,随着推理链条变长,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浮出水面——错误不再是偶发失误,而是沿链条滚雪球式放大。
7/4/2025 8:42:00 AM

刚刚,Ilya官宣出任SSI CEO!送走「叛徒」联创,豪言不缺GPU

小扎到处挖人的举动,不仅是惹恼了奥特曼,连Ilya都忍无可忍,被炸出来了! 就在刚刚,消失许久的Ilya忽然现身X。 他发文表示,自己已亲自挂帅「安全超级智能」(SSI)的CEO。
7/4/2025 8:33:30 AM
新智元

Sam Altman的“温和奇点”已至:我们真的越过了AI的“事件视界”吗?

近日,OpenAI 的掌舵人 Sam Altman 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Gentle Singularity》(温和的奇点, )的重磅文章,再次将人工智能的未来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Altman 以其一贯的前瞻性视角,大胆宣称:“我们已越过事件视界;起飞已经开始。 人类已接近构建数字超级智能,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它远没有看起来那么怪异。
7/4/2025 8:25:03 AM
白明的赞赏账户

如何用DeepSeek做数据分析?这套方法超神!

同学们,Deepseek用起来没有! 经过半年磨合,陈老师是发现这玩意越用越好用。 今天把使用心得分享给大家。
7/4/2025 7:51:40 AM
接地气的陈老师

他做的AI视频刷爆全网!专访AI.Talk赵汗青

前两天,一个 AI 的虚拟 IP 火了,刷爆了整个 AI 圈。 这个 AI IP,叫 YURI,出自我心中一直封神的 AI 频道:AI.TALK。 当视频在手机上无法加载,可前往PC查看。
7/4/2025 2:41:37 AM
数字生命卡兹克

趋势抢先知!2025年6月值得关注的10条AI资讯

2025年6月份的AI重大资讯,看这篇就够了! 往期回顾:. 趋势抢先知!
7/4/2025 12:44:00 AM
百度MEUX 团队

OpenAI 奥尔特曼批评 Meta“挖角”行动:有使命感的人会笑到最后

他强调:“有使命感的人终究会胜过只看薪酬的人。”同时指出,OpenAI 正在评估整个研究团队的薪酬结构。
7/3/2025 7:18:54 PM
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