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宇宙 AIGC宇宙

文章列表

逆天!旧Mac上能run千亿参数SOTA!效果惊人:一次生成游戏,0修改!本地大模型拐点来了!网友:别被大模型叙事带偏了(附指南)

编辑 | 伊风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起猛了,连老电脑都能跑智谱家新一代的 SOTA 模型了! 一篇来自技术人 Simon Willison(Python 知名 Web 框架 Django 的共同创始人)的实测文章,在 Hacker News 上引发热议:“我 2.5 年高龄的旧笔记本,现在不仅能在本地跑千亿参数模型,甚至还能用它写出一款完整的 JavaScript 太空入侵者游戏。 ”图片 这个模型,正是昨天新鲜出炉的 GLM-4.5 系列。
7/30/2025 2:11:55 PM
伊风

刚刚,OpenAI推出学习模式,AI教师真来了,系统提示词已泄露

今天凌晨,ChatGPT 迎来了一个重磅更新。 不是 GPT-5,而是 Study Mode(学习模式)。 在该模式下,ChatGPT 不再只是针对用户查询给出答案,而是会帮助用户一步步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7/30/2025 10:28:00 AM
机器之心

ChatGPT大更新推出学习模式!“一夜之间1000个套壳应用又死了”

ChatGPT大更新,正式推出了学习模式(Study Mode):. 不再只是给你答案,而是要像老师一样引导你一步步思考问题。 这项功能已经对免费版、Plus、Pro和Team用户开放,ChatGPT Edu用户也将在未来几周内用上。
7/30/2025 8:56:38 AM
梦晨

拒绝代做作业:OpenAI 发布“免费 24 小时家教”ChatGPT Study 学习模式,一步步引导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

AI在线 7 月 30 日消息,今天凌晨,OpenAI 宣布推出 ChatGPT 的 Study 学习模式,旨在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而不仅仅只是完成作业。 从今天起,该功能对免费、Plus、Pro、Team 用户开放,而 ChatGPT Edu 版用户还需要再等几周。 AI在线从官方获悉,该模式主要面向教育领域,系统会为学生用户提供引导性问题,根据他们的学习目标和技能水平调整回答内容,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更深入的理解。
7/30/2025 6:58:47 AM
问舟

大模型中的嵌入向量

前面文章和小伙伴们聊了 Tokenizer,经过 Tokenizer 之后,自然语言变为 Token,那么大模型就可以直接训练 Token 了嘛? 还不行! 接下来还有一个词嵌入的环境,英文就是 Embedding,Embedding 实际上就是将 Token 转为张量,在有的场景下,Embedding 也指张量本身。
7/30/2025 4:15:00 AM
江南一点雨

Bragi 与 OpenAI 合作推出 ChatAI 应用,为耳机装上 GPT-4.1

AI在线 7 月 29 日消息,德国音频技术公司 Bragi 与 OpenAI 合作推出 ChatAI 应用程序,允许第三方耳机及其他音频产品制造商集成基于 GPT-4.1 的人工智能助手,用户仅需通过按键或唤醒词即可轻松访问。 据AI在线了解,自 2019 年从耳机制造业务转型为技术授权以来,Bragi 一直致力于与包括 Bose 在内的知名品牌合作,助力第三方厂商开发出能够与领先品牌相媲美的耳机产品。 此次推出的 ChatAI 应用程序,将进一步提升耳机的智能化水平。
7/29/2025 10:17:58 PM
远洋

消息称微软与 OpenAI 正进行深入谈判:确保 AGI 时代技术合作

AI在线 7 月 29 日消息,据彭博社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微软正在就一项交易进行深入谈判,该交易将确保其在未来继续获得 OpenAI 的关键技术支持。 消息人士透露,双方正在讨论新的条款,以便即使 OpenAI 宣布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即超越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微软仍能使用其最新模型和技术。 目前,微软与 OpenAI 的现有合同中包含一项条款,一旦 OpenAI 实现 AGI,微软将失去使用该公司部分先进技术的权利。
7/29/2025 9:15:15 PM
远洋

国内首个,MiniMax 大模型通过人机辩论图灵测试

AI在线 7 月 29 日消息,据央视频今日报道,在 2025 中国 AI 盛典现场,一场人机辩论激烈上演,而围绕辩论的“图灵测试”也顺利通过。 奇葩说辩手陈铭与 MiniMax 大模型辩手展开辩论,现场有超过 30% 的观众被 AI“迷惑”了,根据“图灵测试”规则,测试通过。 AI在线注:图灵测试(Turing test)是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于 1950 年提出的思想实验,这个实验的流程是由一位询问者写下自己的问题,随后将问题发送给在另一个房间中的一个人与一台机器,由询问者根据他们所作的回答来判断哪一个是真人,哪一个是机器,所有测试者都会被单独分开,对话以纯文本形式透过屏幕传输,因此结果不取决于机器的语音能力,这个测试意在探求机器能否模仿出与人类相同或无法区分的智能。
7/29/2025 7:03:58 PM
汪淼

CAPTCHA 拦不住 AI 了:ChatGPT 可绕过 Cloudflare 人机验证系统

AI在线 7 月 29 日消息,OpenAI 推出的 ChatGPT Agent 能够成功绕过互联网上常见的反机器人工具 ——Cloudflare 的“我不是机器人”CAPTCHA 验证系统。 这款自主人工智能专为在线执行多步骤任务而设计,却意外地通过了本应阻止其通过的验证系统。 事件最初在 Reddit 上曝光,一位名为“logkn”的用户在 r / OpenAI 论坛上分享了一张截图,展示了 ChatGPT Agent 在一个视频转换网站上的操作。
7/29/2025 4:24:45 PM
远洋

OpenAI 正为 AI 硬件招兵买马,明确打造“下一代全球最具创新移动设备”

AI在线 7 月 29 日消息,科技媒体 analyticsindiamag 今天(7 月 29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OpenAI 公司正在招聘多个消费硬件领域的职位,引发外界对其新品的诸多猜测。 在硬件系统产品设计师的职位描述中,OpenAI 明确表示,他们正在寻找人才,共同构建“下一代全球最具创新的移动设备”。 该职位要求应聘者具备强大的机械设计技能,以及制造性设计(DFM)、装配性设计(DFA)、公差与尺寸设计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7/29/2025 3:23:17 PM
故渊

只需一次指令微调,大模型变身全能专家天团,8B模型性能反超全微调基线 | ACL25 Oral

只需一次指令微调,即可让普通大模型变身“全能专家天团”? 改造位置自动定位专家协作动态平衡8B模型性能反超全微调基线1.6%,安全指标暴涨10%,推理内存直降30%! 图片当前预训练语言大模型(LLM)虽具备通用能力,但适应专业领域需高昂的指令微调成本;稀疏混合专家(SMoE)架构作为可扩展的性能-效率平衡框架,虽能提升推理效率并灵活扩展模型容量,但其从头训练消耗巨大资源,因此复用密集大模型参数的升级改造(LLM Upcycling)成为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
7/29/2025 2:12:00 AM

小学都看得懂!帮你快速了解 Tool、MCP 和 Agent 的基础科普

我们 302.AI 做 MCP 和 Agent 相关开发有一段时间了,期间一直与开发者和用户们保持着密切的交流。 有一个普遍的感受:尽管行业内几乎所有人都听过 MCP、Agent 这些术语,但只有极少数人真正理解它们的本质。 今天,我就基于 302.AI 的实践和成果,分享一些自己的见解,帮大家厘清概念的来龙去脉,并大胆预测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
7/29/2025 12:02:38 AM
ShowMeAI

广大、清华等开发EdgeAIGC,让边缘缓存命中率飙升41%,AIGC延迟与成本双降

编辑丨&2024 年,ChatGPT、Sora、Stable Diffusion 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工具把算力需求推上新高,全球的推理请求连年出现高增长率递增,云端往返动辄出现极高延迟。 有没有这么一种方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可以优化 AIGC 模型的计算需求呢? 有的,广州大学、清华、浪潮联合团队给出的答案是——把大模型切成「即取即用的乐高」,用 TD3 算法实时拼搭。
7/28/2025 2:39:00 PM
ScienceAI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当前我们讨论的 AI 有 90% 会消失,硅谷高薪挖人难成功

北京时间 7 月 28 日,据彭博社报道,OpenAI 的 ChatGPT 掀起了 AI 开发和投资革命。 然而,阿里巴巴集团云计算和 AI 部门创始人王坚表示,自 ChatGPT 热潮后涌现的技术和服务中,90% 可能会在十年内消失。 ▲ 王坚OpenAI 因为引领 AI 进入主流市场而备受赞誉。
7/28/2025 10:17:39 AM
箫雨

百元级硬件流畅运行百亿参数大模型!上交&本智激活开源端侧原生大模型

AI的下一个战场,不在云端,而在你的口袋里。 iPhone、华为、三星、小米、OPPO等各大手机厂商几乎都在将大模型塞进手机,端侧AI已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背后的逻辑清晰而坚定:最懂你的AI,必须能安全地访问你的个人数据——邮件、照片、日程,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将计算留在本地,将隐私还给用户。
7/28/2025 9:06:00 AM

大模型“天梯赛”来了,让Agent在Kaggle真实任务中进化|佐治亚理工、斯坦福开源

当前最强大的大语言模型(LLM)虽然代码能力飞速发展,但在解决真实、复杂的机器学习工程(MLE)任务时,仍像是在进行一场“闭卷考试”。 它们可以在单次尝试中生成代码,却无法模拟人类工程师那样,在反复的实验、调试、反馈和优化中寻找最优解的真实工作流。 为了打破这一瓶颈,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式推出了 MLE-Dojo,一个专为训练和评测大模型智能体(LLM Agents)设计的“交互式武馆”。
7/28/2025 8:45:00 AM

8个月1亿美元ARR神话:Lovable是如何"干翻"OpenAI和Cursor的?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程序员圈子里又开始"内卷"了? 不过这次不是卷技术,而是在卷一个让人震惊的数字:8个月,1亿美元ARR。 说这个数字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太现实。
7/28/2025 4:10:00 AM
阿丸笔记

协同 RAG-Reasoning:让大模型边想边查的“深度研究”范式

大家好我是肆〇柒。 在AI领域,大型语言模型(LLM)已经展现出卓越的语言生成能力,并在诸多任务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LLM 存在两大局限:一是知识幻觉,因其知识存储静态且参数化,易生成错误内容;二是复杂推理能力不足,难以应对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
7/28/2025 3:00:00 AM
肆零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