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宇宙 AIGC宇宙

如何防止我的模型过拟合?这篇文章给出了6大必备方法

作者:机器之心
2021-01-20 03:01
正如巴菲特所言:「近似的正确好过精确的错误。」

在机器学习中,过拟合(overfitting)会使模型的预测性能变差,通常发生在模型过于复杂的情况下,如参数过多等。本文对过拟合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归纳阐述。

如何防止我的模型过拟合?这篇文章给出了6大必备方法

在机器学习中,如果模型过于专注于特定的训练数据而错过了要点,那么该模型就被认为是过拟合。该模型提供的答案和正确答案相距甚远,即准确率降低。这类模型将无关数据中的噪声视为信号,对准确率造成负面影响。即使模型经过很好地训练使损失很小,也无济于事,它在新数据上的性能仍然很差。欠拟合是指模型未捕获数据的逻辑。因此,欠拟合模型具备较低的准确率和较高的损失。

如何防止我的模型过拟合?这篇文章给出了6大必备方法

如何确定模型是否过拟合?

构建模型时,数据会被分为 3 类: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训练数据用来训练模型;验证集用于在每一步测试构建的模型;测试集用于最后评估模型。通常数据以 80:10:10 或 70:20:10 的比率分配。

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在每个 epoch 中使用验证数据测试当前已构建的模型,得到模型的损失和准确率,以及每个 epoch 的验证损失和验证准确率。模型构建完成后,使用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并得到准确率。如果准确率和验证准确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则说明该模型是过拟合的。

如果验证集和测试集的损失都很高,那么就说明该模型是欠拟合的。

如何防止过拟合

交叉验证

交叉验证是防止过拟合的好方法。在交叉验证中,我们生成多个训练测试划分(splits)并调整模型。K-折验证是一种标准的交叉验证方法,即将数据分成 k 个子集,用其中一个子集进行验证,其他子集用于训练算法。

交叉验证允许调整超参数,性能是所有值的平均值。该方法计算成本较高,但不会浪费太多数据。交叉验证过程参见下图:

如何防止我的模型过拟合?这篇文章给出了6大必备方法

用更多数据进行训练

用更多相关数据训练模型有助于更好地识别信号,避免将噪声作为信号。数据增强是增加训练数据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翻转(flipping)、平移(translation)、旋转(rotation)、缩放(scaling)、更改亮度(changing brightness)等方法来实现。

移除特征

移除特征能够降低模型的复杂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噪声,使模型更高效。为了降低复杂度,我们可以移除层或减少神经元数量,使网络变小。

早停

对模型进行迭代训练时,我们可以度量每次迭代的性能。当验证损失开始增加时,我们应该停止训练模型,这样就能阻止过拟合。

下图展示了停止训练模型的时机:

如何防止我的模型过拟合?这篇文章给出了6大必备方法

正则化

正则化可用于降低模型的复杂性。这是通过惩罚损失函数完成的,可通过 L1 和 L2 两种方式完成,数学方程式如下:

如何防止我的模型过拟合?这篇文章给出了6大必备方法

L1 惩罚的目的是优化权重绝对值的总和。它生成一个简单且可解释的模型,且对于异常值是鲁棒的。

如何防止我的模型过拟合?这篇文章给出了6大必备方法

L2 惩罚权重值的平方和。该模型能够学习复杂的数据模式,但对于异常值不具备鲁棒性。

这两种正则化方法都有助于解决过拟合问题,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Dropout

Dropout 是一种正则化方法,用于随机禁用神经网络单元。它可以在任何隐藏层或输入层上实现,但不能在输出层上实现。该方法可以免除对其他神经元的依赖,进而使网络学习独立的相关性。该方法能够降低网络的密度,如下图所示:

如何防止我的模型过拟合?这篇文章给出了6大必备方法

总结

过拟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会让我们无法有效地使用现有数据。有时我们也可以在构建模型之前,预估到会出现过拟合的情况。通过查看数据、收集数据的方式、采样方式,错误的假设,错误表征能够发现过拟合的预兆。为避免这种情况,请在建模之前先检查数据。但有时在预处理过程中无法检测到过拟合,而是在构建模型后才能检测出来。我们可以使用上述方法解决过拟合问题。

原文链接:https://mahithas.medium.com/overfitting-identify-and-resolve-df3e3fdd2860

相关标签:

相关资讯

7B级形式化推理与验证小模型,媲美满血版DeepSeek-R1,全面开源!

研究团队构成: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 团队核心成员: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助理教授曹嘉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I&SE、人工智能测试、形式化验证等;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研究员陆垚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语言模型及其应用。 随着 DeepSeek-R1 的流行与 AI4Math 研究的深入,大模型在辅助形式化证明写作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
3/8/2025 3:46:00 PM
机器之心

OpenAI o1 AI 模型 PlanBench 规划能力实测:准确率 97.8%,远超 LLaMA 3.1 405B 创造的 62.6% 纪录

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科研团队利用 PlanBench 基准,测试了 OpenAI o1 模型的规划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o1 模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PlanBench 基准简介PlanBench 开发于 2022 年,用于评估人工智能系统的规划能力,包括 600 个来自 Blocksworld 领域的任务,其中积木必须按照特定顺序堆叠。OpenAI o1 模型成绩在 Blocksworld 任务中,OpenAI 的 o1 模型准确率达到 97.8%,大大超过了之前的最佳语言模型 LLaMA
9/25/2024 12:20:21 PM
故渊

OpenAI的o1是万金油吗?专家为思维链“泼冷水”!研究发现:这三种任务不适合让AI“想太多”,o1准确率直降36.3%!

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别想太多! 这句劝解有一定道理,在很多问题上过度思考反而会适得其反! AI是否也会这样呢?
11/7/2024 1:16:26 P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