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宇宙 AIGC宇宙

上海首例涉AI提示词著作权案宣判:提示词不具备作品独创性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 输出的内容的法律属性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输入端的提示词问题逐渐被重视。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涉及 AI 提示词的著作权侵权案作出了一审判决,成为该领域的首例案例。 案件的原告是一家美术创作公司,因其在2022年创作的六组提示词而起诉两名被告。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 输出的内容的法律属性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输入端的提示词问题逐渐被重视。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涉及 AI 提示词的著作权侵权案作出了一审判决,成为该领域的首例案例。

法律,条规、法院

案件的原告是一家美术创作公司,因其在2022年创作的六组提示词而起诉两名被告。原告的提示词内容涵盖了画作的艺术风格、主体元素和材质细节等,诸如 “新艺术风格插图 —— 巨型海蓝宝石冥河水母” 和 “华丽的镶金木制相框” 等。这些提示词用于在 Midjourney 平台上生成艺术作品,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然而,被告的作品与原告生成的画作高度相似,原告认为这侵犯了其对提示词的著作权,并要求停止侵权及赔偿。

被告则辩称,提示词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其行为不构成侵权,并表示原告在使用 Midjourney 时已放弃相关权益,认为其行为符合合理使用范围。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涉案的六组提示词只是简单的指令或描述,缺乏必要的独创性。提示词的结构仅为基本要素的罗列,并未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化创作和独特的艺术判断。法院指出,提示词虽然传达了一定的创作意图,但并不具备著作权法所要求的作品特性,因此原告对提示词不享有著作权,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这一判决为 AI 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考,也为后续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划重点:

🌟 原告为美术创作公司,因提示词生成的作品起诉被告侵犯著作权。  

📝 被告辩称提示词不受著作权保护,且符合合理使用范围。  

⚖️ 法院裁定提示词缺乏独创性,原告不享有著作权,驳回诉讼请求。

相关资讯

​德勤:企业在推行生成式 AI 项目上面临规模化挑战

在近日于达沃斯举行的论坛上,德勤发布了一份报告,揭示了企业在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实验转化为实际应用时所面临的困难。 尽管企业在生成式 AI 项目上取得了积极的初步成果,但在规模化部署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根据报告,许多企业在实施生成式 AI 时发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环境的转化过程并非易事。
1/25/2025 10:38:00 AM
AI在线

​2025 年生成式AI市场预计将达 322 亿美元,增长势头强劲

根据最新报告,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市场在2024年将达到209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增长至322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53.7%。 这一迅猛发展的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潜力方面。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在过去的一年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内容创作、客户互动和行业效率的提升。
2/14/2025 5:35:00 PM
AI在线

​预计到2034年,交易市场中的生成式AI价值将达23.6亿美元

根据 Market.us 的最新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交易市场正经历快速扩张。 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2.453亿美元增长到2034年的23.58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5.4%。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 AI 驱动的交易策略和先进分析技术的普及。
3/12/2025 3:25:00 PM
AI在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