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宇宙 AIGC宇宙

最贵!OpenAI重磅推出升级版AI模型o1-pro,生成价格是o1的十倍

作者:AI在线
2025-03-20 09:22
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近日宣布,已在其开发者API中推出一款名为o1-pro的全新“推理”AI模型。 据OpenAI透露,o1-pro相较于其现有模型o1,投入了更多的计算资源,旨在提供“始终如一的更优响应”。 然而,这款高性能模型目前仅面向部分特定的开发者开放——具体而言,是那些在OpenAI API服务上至少消费过5美元的用户。

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近日宣布,已在其开发者API中推出一款名为o1-pro的全新“推理”AI模型。据OpenAI透露,o1-pro相较于其现有模型o1,投入了更多的计算资源,旨在提供“始终如一的更优响应”。

QQ_1742433720488.png

然而,这款高性能模型目前仅面向部分特定的开发者开放——具体而言,是那些在OpenAI API服务上至少消费过5美元的用户。更为引人注目的是,o1-pro的定价也十分昂贵。

OpenAI对输入模型的文本(按token计费,约75万词相当于100万token)收取每百万token150美元的费用,而模型生成的文本则为每百万token600美元。这一价格是OpenAI另一款先进模型GPT-4.5输入价格的两倍,更是普通o1模型生成价格的十倍。

尽管价格不菲,OpenAI对其o1-pro的性能寄予厚望,并坚信其卓越的表现将能够说服开发者为此买单。一位OpenAI发言人向科技媒体TechCrunch表示:“API中的o1-pro是o1的一个版本,它使用了更多的计算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为最棘手的问题提供更好的答案。在收到我们开发者社区的诸多请求后,我们很高兴将其引入API,以提供更可靠的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o1-pro此前已于去年12月在OpenAI的AI聊天机器人平台ChatGPT中面向ChatGPT Pro订阅用户开放。然而,早期用户对o1-pro的印象褒贬不一。有用户反映,该模型在解决数独谜题时表现不佳,甚至会被简单的视错觉笑话所难倒。

此外,一些OpenAI内部在去年底进行的基准测试显示,o1-pro在编码和数学问题上的表现仅比标准版o1略有提升。不过,这些基准测试也发现,o1-pro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更具可靠性。OpenAI正试图通过投入更高的计算成本,来提升AI模型在复杂任务中的性能和可靠性,尽管这直接反映在了其高昂的定价策略上。开发者是否愿意为这种性能的提升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还有待市场检验。

划重点:

  • 🚀 OpenAI发布了更强大的AI模型o1-pro,旨在提供更优质的推理能力.
  • 💰 o1-pro的定价极为昂贵,输入价格是GPT-4.5的两倍,生成价格是普通o1的十倍.
  • 🤔 早期用户反馈和内部测试显示,o1-pro在某些方面表现并不完美,但在编码和数学问题上更可靠.

相关资讯

有道子曰推理模型“子曰-o1”发布即开源,14B小参数复现OpenAI o1强推理效果

2025开年,AI行业掀起大模型“推理潮”,自OpenAI发布o1后,各式推理模型不断涌现,模型的高阶推理能力迎来爆发增强,其应用价值也愈发获得业界的广泛关注。 1月22日,网易有道正式推出国内首个输出分步式讲解的推理模型“子曰-o1”。 作为14B轻量级单模型,子曰-o1支持在消费级显卡上进行部署,采用思维链技术,能够提供细致解题过程,以强逻辑和推理能力,实现更高的解题准确性,并提供中文逻辑推理。
1/22/2025 11:32:00 AM
新闻助手

陶哲轩提前实测满血版 OpenAI o1:能当研究生使唤

原来早在 8 月份,陶哲轩就已经用上了 OpenAI o1。还是现在大家都用不上的满血版本(眼泪不争气地从嘴角流出来)。提前批大佬是怎么玩最新天花板的呢?他向 o1 模型提出一个措辞模糊的数学问题,发现它竟然能成功识别出克莱姆定理。而且答案是“完全令人满意的”那种。当然,陶哲轩还做了一些其它测试,测下来总体体验就是:比以前的模型更牛,多堆点提示词表现还不错,但仍然会犯不小的错误,也没有产生啥自己的思想。陶哲轩是这样形容的:这种感觉,就像给一个平庸无奇但又有点小能力的研究生提供建议。不过,这已经比以前的模型有所改进,
9/16/2024 6:51:12 PM
清源

阿尔特曼称 o1 仅仅是“推理模型的 GPT-2”,黄仁勋表示“给你加速 50 倍”

AI 界最有影响力的两个人,同时出现在一场活动:OpenAI CEO 阿尔特曼,暗示了 o1 满血版将在接下来几个月发布。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则表示新一代 Blackwell 架构 GPU 能给 o1 推理提速 50 倍。阿尔特曼把 o1 在推理模型里的地位比作语言模型中的 GPT-2 阶段。几年后人们将看到“推理模型的 GPT-4”,不过最近几个月就会有重大改进,新范式的进步曲线非常陡峭。L2“推理者”与 L1“聊天机器人”非常不同,大家还没找到该怎么用这些模型,我们也没决定该为 App 继续添加什么功能。不过最
9/19/2024 4:41:34 PM
清源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