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宇宙 AIGC宇宙

OpenAI开放AI模型库 但CIO们需警惕潜在风险

开源模型为企业IT提供了一种方法,可基于企业内容构建定制化的大语言模型,目前,OpenAI正推出两款开源模型。 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已根据Apache 2.0开源许可证发布了两款大语言模型,这两款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均为开放权重语言模型,OpenAI称其能以低成本提供强大的现实性能。 据OpenAI介绍,新模型在推理任务上的表现优于同类规模的开源模型,且针对在消费级硬件上的高效部署进行了优化。

OpenAI开放AI模型库 但CIO们需警惕潜在风险

       开源模型为企业IT提供了一种方法,可基于企业内容构建定制化的大语言模型,目前,OpenAI正推出两款开源模型。

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已根据Apache 2.0开源许可证发布了两款大语言模型,这两款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均为开放权重语言模型,OpenAI称其能以低成本提供强大的现实性能。

据OpenAI介绍,新模型在推理任务上的表现优于同类规模的开源模型,且针对在消费级硬件上的高效部署进行了优化。

OpenAI表示,其gpt-oss-120b模型在核心推理基准测试中与OpenAI o4-mini性能相近,且可在单块80GB的GPU上高效运行,该公司还表示,gpt-oss-20b模型在通用基准测试中可取得与OpenAI o3-mini相似的结果,且仅需16GB内存即可在边缘设备上运行。

GPU制造商英伟达表示,OpenAI的新模型是在英伟达H100 GPU上训练的,且可使用英伟达NIM微服务。英伟达称,该服务可在任何GPU加速基础设施上实现灵活、数据隐私保护和企业级安全的轻松部署。

英伟达表示,通过针对英伟达Blackwell平台进行软件优化,这些模型在英伟达GB200 NVL72系统上运行时,每秒可处理150万个token,以支持AI推理。

OpenUK的CEO阿曼达·布罗克(Amanda Brock)表示:“AI领域开源和开放性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能满足全球辩论各方的需求——它有能力成为一种数字公共产品,为所有人提供便利,而在商业领域,正如已成为大型科技公司宠儿的开源软件一样,它能促进事实标准的形成并推动普及——以Meta的开源创新模型Llama为例。在当今地缘政治格局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它能让AI实现全球覆盖和影响。”

开源AI模型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非封闭性,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检查,这应该有助于提高其质量、消除漏洞,并在模型训练的源数据不够多样化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偏见问题。开源模型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方法,可根据组织运行方式对大语言模型进行微调,然而,CIO应权衡使用开源AI模型与专有模型的优势,特别是在部署任何AI模型都会产生大量运营成本的情况下。

Gartner公司高级总监兼分析师哈里塔·坎达巴图(Haritha Khandabattu)表示,由Meta的Llama等大语言模型推动的开源模型,主要应用于受监管行业。她说:“这些行业倾向于尝试使用开源模型,根据部署开源模型的位置和方式,它们可能还需要大量基础设施。”

坎达巴图表示,各组织尝试使用开源模型是为了保持控制权,然而,坎达巴图根据与IT领导者的交流情况表示,部署的总成本“非常高”,定制、运行和维护开源模型需要大量的运营成本和工程成本。

她补充说,用于AI编码等AI应用的开源模型,其性能可能并不总是能与专有模型相媲美,她说,这可能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如整体员工体验或开发者体验水平降低,以及运营性能下降。

坎达巴图敦促IT领导者考虑开源模型的利弊,这些模型可能无法提供企业所需的企业级IT支持水平。她补充说:“与企业级开源软件一样,它们也存在自身风险。”

相关资讯

企业AI采用规则变革:IT领导者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

一场AI领域的“地震”正悄然发生,而这场“地震”的震源,正是初创企业DeepSeek推出的R1 AI模型。 这一模型的横空出世,不仅让美国科技股市值蒸发万亿,更让OpenAI、Alphabet、Meta等AI巨头措手不及。 DeepSeek声称,其推理模型性能媲美OpenAI的顶尖产品,速度翻倍,成本却仅为十分之一。
2/18/2025 3:11:16 PM
Martin De Saulles

o1 研发团队完整采访:Ilya早期曾参与,灵感源于AlphaGo

自从 OpenAI 的 o1 问世以来,它强大的推理能力就承包了 AI 圈近期的热搜。不需要专门训练,它就能直接拿下数学奥赛金牌,甚至可以在博士级别的科学问答环节上超越人类专家。展示 o1 实力的 demo,我们看了不少,评估 o1 表现的评测,全网比比皆是,关于 o1 技术路线的讨论也如火如荼,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不过 o1 背后的故事,还鲜为人知,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团队成员们,他们的故事同样值得被讲述和铭记。刚刚,OpenAI 发布了 o1 研发团队的完整访谈,为我们揭秘了 o1 的「成长历程」。o
9/22/2024 1:27:00 PM
机器之心

LeCun批评o1根本不像研究,Noam Brown回怼:已发表的研究都是废话

图灵奖三巨头之一 Yann LeCun 又和别人吵起来了,这次是 Noam Brown。Noam Brown 为 OpenAI o1 模型的核心贡献者之一,此前他是 Meta FAIR 的一员,主导了曾火遍一时的 CICERO 项目,在 2023 年 6 月加入 OpenAI  。这次吵架的内容就是围绕 o1 展开的。众所周知,从 AI 步入新的阶段以来,OpenAI 一直选择了闭源,o1 的发布也不例外。这也引来了广大网友的吐槽,干脆叫 CloseAI 算了,反观 Meta,在开源领域就做的很好,o1 的发布,更
9/30/2024 2:12:00 PM
机器之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