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宇宙 AIGC宇宙

大模型

高性能计算群星闪耀时

“没有高性能计算,就没有大模型。 ”自 2023 年以来,伴随大模型崛起的除了芯片,还有芯片与模型之间的中间层——系统软件优化,其中高性能计算(HPC)背景出身的研究员参与占比大幅攀升。 但对大众来说,HPC 之于 LLM 的战略意义仍是晦涩艰深的,直到 DeepSeek 杀出重围,软硬协同的力量被具象化,他们才被更多关注。
8/21/2025 12:10:00 PM
陈彩娴

AI工具如何成为时间和成本的陷阱

周二下午2点,你本该在专心做重要项目,可实际上,过去三个小时你一直在测试在领英上发现的最新的AI工具。 “只是试试而已。 ”你这样想。
8/21/2025 7:00:00 AM
Mark

网易有道发布子曰教育大模型多款AI新品,定义教育AI应用能力L1-L5分级

8 月 20 日,网易有道在北京举行 “POWERED BY 子曰” 有道 AI 新品发布会。 重磅发布了基于 “子曰” 教育大模型的多款 AI 新品 —— 全新硬件有道 AI 答疑笔 Space X、一站式处理平台有道音视频翻译,以及全新升级的网易有道词典等。 会上,网易有道 CEO 周枫提出教育 AI 应用能力 L1-L5 分级标准,并指出,目前教育 AI 正加速升级,将带来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课堂,让家庭学习更高效,让教师拥有随时在线的 “超级智脑助手”。
8/20/2025 8:47:00 PM
机器之心

国产AI路由系统开源逆袭!仅用19%成本达到Gemini-2.5-Pro同等性能

顶级大模型性能确实很强,但对于预算不高的用户来说就是:. 你很好但我不配。 虽然大模型的优越表现令人瞩目,但动辄高昂的使用成本也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
8/20/2025 3:43:04 PM
闻乐

最懂Claude内部运作团队采访流出:大模型输出的思考全是拍马屁!曝自家减少幻觉路径;绝非只预测下一个词。网友:这都敢免费公开

编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上周末,Anthropic 团队放出了一个非常优质的播客。 话题的敏感尺度很大,头排的听众们都替Claude担心了起来,惊呼:这种“核心机密”竟然敢免费公开吗? 甚至有网友表示,第一次从头到尾把60分钟的播客听完了。
8/20/2025 8:34:48 AM
云昭

AI教父辛顿:人类需要AI成为“母亲”,李飞飞:反对!

“AI 会统治人类吗? ”这个问题,早已不是科幻小说的专属。 不如我们回顾下《爱,死亡与机器人》中那个荒诞又深刻的故事——《当酸奶统治世界》。
8/20/2025 7:53:01 AM
DataFun

告别人工写脚本!多模态大模型驱动携程UI自动化测试迈入“描述即生成”阶段

作者简介Jessi Peng,携程资深后端开发工程师,关注AI技术在测试领域的应用。 一、引言    在传统的UI自动化测试流程中,测试人员需要构建完整的开发环境,包括Python运行环境、PyCharm集成开发环境、自动化测试框架等工具链的配置与部署。 在用例编写过程中,测试人员必须通过人工方式精确定位目标UI元素,并基于自动化框架封装的底层方法,手工编写测试代码。
8/19/2025 10:47:17 AM
Jessi Peng

一句话,性能暴涨49%!马里兰MIT等力作:Prompt才是大模型终极武器

AI性能的提升,一半靠模型,一半靠提示词。 最近,来自马里兰大学、MIT、斯坦福等机构联手验证,模型升级带来的性能提升仅占50%,而另外一半的提升,在于用户提示词的优化。 他们将其称之为「提示词适应」(prompt adaptation)。
8/18/2025 5:20:17 PM

硬核拆解!从GPT-2到gpt-oss,揭秘大模型进化关键密码

8月5日,在GPT-5发布前两天,OpenAI推出了它的两款开源权重大语言模型:gpt-oss-120b、gpt-oss-20b。 这是自2019年GPT-2,近六年来OpenAI首次发布开放权重的模型。 得益于巧妙的优化技术,这些模型甚至可以在本地设备上运行。
8/18/2025 9:15:00 AM

大模型给自己当裁判并不靠谱!上海交通大学新研究揭示LLM-as-a-judge机制缺陷

大语言模型(LLM)正从工具进化为“裁判”(LLM-as-a-judge),开始大规模地评判由AI自己生成的内容。 这种高效的评估范式,其可靠性与人类判断的一致性,却很少被深入验证。 一个最基础、却也最关键的问题是:在评判一个模型是否“入戏”之前,AI裁判能准确识别出对话中到底是谁在说话吗?
8/18/2025 9:00:00 AM

谷歌最新「0.27B」Gemma 3开源!身板小却猛如虎,开发者直呼救命稻草

大块头不等于大智慧。 这在生成式AI领域,已逐渐成为共识。 Gemma 3系列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8/18/2025 8:57:00 AM

AI大模型的版权风暴:行业巨头面临7500亿美元赔偿风险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型 AI 模型的训练数据来源问题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许多知名企业在构建其 AI 模型时,似乎都选择了使用大量未授权的版权内容作为数据。 这一 “秘密配方” 引发了激烈的法律争论,并将硅谷的科技巨头们推上了风口浪尖。
8/15/2025 9:31:41 PM
AI在线

Agent 产品如何定价?我们花的钱,究竟值不值?

一方面,我们对Agent的期望是成为一个可靠、高效、且不知疲倦的伙伴;另一方面,现实体验却常常被一些“意外”打断:资源瓶颈的窘境:在执行关键任务的冲刺阶段,系统突然弹出“积分/点数已耗尽”的提示,如同汽车在距离目的地一公里处耗尽燃油,进程戛然而止。 性能波动的无奈:用户时常面临算力“堵车”的困境,Agent的响应速度时快时慢,尤其在服务高峰期,其表现更像一个“兼职员工”,而非全天候的专业助理。 DeepSeek等前沿应用在发布初期因用户激增而导致的服务器高负载现象,便是这一挑战的缩影。
8/14/2025 11:13:59 AM
DataFun

基于 DiT 大模型与字体级分割的视频字幕无痕擦除方案,助力短剧出海

当短剧出海、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打造全球化内容时,面临着一个棘手的基础问题——原始视频的中文字幕。 原始字幕对于海外观众来说,不仅是无效信息,还严重干扰观看体验。 传统方案——直接添加对应外语字幕会导致画面杂乱,而使用马赛克或基于 GAN 的字幕擦除补全方案会导致画面模糊、帧间闪烁,都无法彻底解决这一挑战,使得优质内容的出海之路障碍重重。
8/12/2025 9:37:43 AM
孙康、丁杨

Deep Agent 是如何让大模型更“聪明” ?

Hello folks,我是 Luga,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构建高效、灵活的计算架构的开源库 - “Deep Agent”。 众所周知,AI Agent 无疑是当下最激动人心的技术叙事之一。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未来:AI不再仅仅是被动应答的工具,而是能够自主感知、推理并行动的“数字员工”。
8/12/2025 9:23:34 AM
Luga Lee

吴恩达解读 AI 天价薪酬:资本堆起的1亿美元不是情绪

人工智能界掀起了新的薪资地震。 吴恩达对此做了评价。 图片吴恩达在推特中表示,Meta为AI大模型开发者开出超过1亿美元的薪酬大礼包,震动了整个科技行业。
8/8/2025 2:27:22 PM

大模型训练“练兵千日”,别输在AI推理“用兵一时”

2025年被认为是AI智能体的元年,是AI走向大规模应用的开始。 随着AI应用爆发,算力的需求逻辑也正在被重塑:AI推理——而不是训练,将成为未来算力需求的核心增长点。 这种趋势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多有体现。
8/8/2025 6:00:00 AM
朱飞

从GPT-OSS谈谈大模型算法和Infra演进

TL;DRgpt-oss开源了,整个模型架构的设计真的是非常的simple & elegant。 本文结合一些前段时间一些Infra相关的争议和自己开发Agent相关的分析, 来对未来模型架构演进做一些分析。 OverviewOpenAI这次开源的是gpt-oss-20b 和 gpt-oss-120b两个模型。
8/8/2025 4:11:00 AM
zart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