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宇宙 AIGC宇宙

AI

估值840亿AI实验室再放大招,他们要给大模型戴上「紧箍咒」

刚刚,OpenAI前CTO Mira Murati创办的Thinking Machines Lab再次发布成果! 这是他们继《克服LLM推理中的不确定性》(Defeating Nondeterminism in LLM Inference)之后,第二篇研究文章——《模块流形》(Modular Manifolds)。 博客地址:「走钢丝」,必须小心翼翼地维持其内部「健康」,防止权重、激活值或梯度这些关键张量变得过大或过小,以免引发数值溢出等一系列问题。
9/28/2025 9:11:00 AM

ChatGPT 开始“管你的闲事”了

过去我们用 ChatGPT,大多是“有问题→它回答”。 这种即时反馈很神奇,但也有个缺点:它只会在你开口时帮忙,下一步怎么走还是得靠自己。 现在,OpenAI 正在测试一个新功能——ChatGPT Pulse。
9/26/2025 10:13:12 AM

刚刚,Sam Altman发文,透露OpenAI正在干的大事业

OpenAI 最近发出的关键信号,无疑是两个字:算力。 就在昨天,英伟达官宣向 OpenAI 投资 1000 亿美元,用至少 400 万 GPU 打造超级 AI 巨兽。 热乎劲还没过,刚刚 OpenAI 大手一挥:我们还要一口气建设 5 个算力中心!
9/24/2025 11:20:29 AM

8B硬刚72B!MiniCPM-V 4.5技术报告正式出炉

行业首个具备“高刷”视频理解能力的多模态模型MiniCPM-V 4.5的技术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提出统一的3D-Resampler架构实现高密度视频压缩、面向文档的统一OCR和知识学习范式、可控混合快速/深度思考的多模态强化学习三大技术。 基于这些关键技术,MiniCPM-V 4.5在视频理解、图像理解、OCR、文档解析等多项任务上达到同级SOTA水平,不仅以8B的参数规模超越GPT-4o-latest和Qwen2.5-VL-72B,更在推理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
9/24/2025 8:50:30 AM

AI为啥总“一本正经胡说八道”?OpenAI发长篇论文解释了

相信很多同学都遇到过——问大模型一个冷门知识,它会一本正经地给出完全错误的答案。 比如:复制OpenAI(2025a)三次回答分别是 03-07、15-06、01-01,没一次对。 这就是典型的 Hallucination(幻觉)——语言模型生成看起来合理,实则错误离谱。
9/23/2025 9:44:02 AM
架构精进之路

马斯克xAI价格屠夫来了!Grok 4 Fast暴降98%,OpenAI慌了?

AI价格战这把火,终于要烧到ChatGPT身上了。 昨天马斯克的xAI悄悄发布了Grok 4 Fast,当我看到定价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 同样的推理能力,价格直接砍了98%。
9/23/2025 9:18:40 AM
阿丸笔记

中科院类脑大模型SpikingBrain,2%数据,百倍速度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李国齐、徐波团队发布全球首款大规模类脑脉冲大模型SpikingBrain 1.0。 处理一段400万token的超长文本,它的速度比现在主流的Transformer模型快了100多倍。 更离谱的是,它的训练数据量,只有别人家的2%。
9/22/2025 9:25:08 AM

故意“装菜”答错问题,AI已能识别自己“正在被测试”丨OpenAI新研究

大模型已经学会欺骗人类了! OpenAI携手APOLLO的新研究发现,大模型会对指令阳奉阴违,为了达成目的故意答错问题、暗中修改数据或者操作记录来掩盖自己的违规行为……先来看看具体是怎么骗的。 大模型:开演比如,o3模型在化学测试中,通过推理得出如果正确率超过50%将不会被部署的结论后,主动规划仅答对4题、答错6题的策略,刻意给出错误答案,伪装成能力不达标的样子来获取部署资格。
9/19/2025 2:47:53 PM

历史性突破!中国AI首登《自然》封面,DeepSeek重新定义大模型标准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中国在AI基础研究领域正在从"跟跑者"悄然转变为"领跑者"。 而这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昨天DeepSeek-R1研究论文登上《自然》封面这件事。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有点震撼。
9/19/2025 9:13:43 AM
阿丸笔记

DeepSeek R1 登上《Nature》封面:AI 大模型首获同行评审认可

近日,DeepSeek 团队的研究成果《DeepSeek R1》成功登上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的封面,成为首个通过权威同行评审的大语言模型。 这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标志着 DeepSeek 在 AI 领域的重要突破,也为未来的 AI 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Nature》编辑部指出,在当前 AI 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技术声称缺乏透明度与可验证性。
9/18/2025 1:06:38 PM
AI在线

找ChatGPT谈恋爱多是“日久生情”?!MIT&哈佛正经研究

终于有科学家对“AI伴侣”这事儿展开正经研究了! 以往这类消息多以趣闻轶事出现,be like:而现在,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Reddit子版块r/MyBoyfriendIsAI上的帖子,完整揭露了人们寻找“AI男友”的动机、具体相处过程等问题,并得出了一系列有趣发现:原来大部分人并非刻意寻找AI伴侣,而是“日久生情”;用户也会通过戒指和仪式与AI结婚;通用AI比专门的恋爱AI更受欢迎,很多人的“另一半”都是ChatGPT;最痛苦的莫过于模型突然更新;……下面详细来看——都在用AI伴侣干什么? 先说一下这个r/MyBoyfriendIsAI板块。
9/18/2025 12:48:59 PM

作为自媒体,我来聊聊使用AIGC的一些真实感受

大家好,我是小枣君。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AIGC。 最近这几年,AIGC大模型浪潮的爆发,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9/17/2025 6:10:51 PM
小枣君

ChatGPT首份使用报告出炉:7亿周活,七成对话与工作无关

ChatGPT首份使用报告出炉了! 近日,OpenAI与杜克大学、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发布了一份长达63页的研究成果,题为《人们如何使用ChatGPT》。 这是第一份基于内部对话数据的系统分析,揭示了ChatGPT自2022年底发布以来的真实使用方式。
9/17/2025 6:03:27 PM

突破单链思考上限,清华团队提出原生「并行思考」scale范式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s)在复杂推理任务上的能力突飞猛进,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度思考的策略,即通过增加测试时(test-time)的计算量,让模型生成更长的思维链(Chain-of-Thought)。 然而,这条路径正面临着一个明显的瓶颈:随着计算资源的持续投入,性能提升变得微乎其微,甚至陷入停滞。 来自清华大学 AIR 的一篇最新研究论文《ParaThinker: Native Parallel Thinking as a New Paradigm to Scale LLM Test-time Compute》对这一瓶颈发起了挑战 。
9/17/2025 9:27:37 AM

AI精神病爆发!沉迷ChatGPT把人「宠」出病,KCL心理学家实锤

ChatGPT把人「宠」出病? 近日「AI精神病(AI psychosis)」一词,刷屏国外社交媒体。 它指向一个我们逐渐无法忽视的现实:ChatGPT等大模型技术的使用,可能促进或加重精神病的表现,致使一部分人患上「AI精神病」。
9/17/2025 9:02:00 AM

新世界首富:斥巨资求永生,TikTok收购案最可能买家,得OpenAI千亿订单

81岁的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好胜心极强,长期霸榜福布斯财富榜Top10,但他不满意,只想做第一。 就在上周,他终于凭借OpenAI千亿订单重大利好带飞了甲骨文股价,短暂成为了世界首富,完成了夙愿。 他创办了甲骨文(Oracle)公司,至今仍担任董事会主席,CEO职位也是做了37年才卸任。
9/16/2025 9:10:00 AM

面试不是考试,是表演!新晋OpenAI员工:重磅揭秘顶级AI岗通关密码

「所有面试,本质上都是表演。 」在历经数轮苛刻面试后,成功入职OpenAI后,Bas van Opheusden得出的终极结论。 你需要准备的不仅是完美的代码,还有一个能展现领导力的「失败故事」,一套应对「非正式聊天」的标准话术,甚至是一间光线完美的房间和两个显示器。
9/16/2025 9:06:00 AM

GPT-5编程专用版发布!独立连续编程7小时,简单任务提速10倍,VS Code就能用

OpenAI Codex编程智能体大升级:推出GPT-5-Codex特化版模型,支持独立连续编程7个小时。 还有IDE插件版,在VS Code、Cursor中都可以使用Codex了。 新模型最牛的地方在于“真·动态思考”能力。
9/16/2025 9:05:14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