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宇宙 AIGC宇宙

AI

OpenAI 迄今最大交易落地,65 亿美元完成收购前苹果首席设计师 Jony Ive 的初创公司 io

AI在线 7 月 10 日消息,OpenAI 公司昨日(7 月 9 日)发布公告,宣布已完成收购前苹果首席设计师 Jony Ive 创立的初创公司 io Products, Inc.。 AI在线曾于今年 5 月报道,OpenAI 公司以近 65 亿美元(AI在线注:现汇率约合 469.31 亿元人民币)的全股票交易,收购前苹果首席设计官 Jony Ive 联合创立的 AI 设备初创公司 io,这也是 OpenAI 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 最新消息称 io 的联合创始人 Scott Cannon、Evans Hankey 和 Tang Tan,以及约 50 名 io 的工程师、设计师和研究人员,现在都已加入 OpenAI。
7/10/2025 9:59:22 AM
故渊

Meta 高薪挖角 AI 人才之际,OpenAI 以低成本从底层构建人才梯队

AI在线 7 月 6 日消息,在硅谷激烈的人工智能(AI)竞争中,各公司纷纷以令人咋舌的薪酬待遇来吸引顶尖人才。 然而,OpenAI 却另辟蹊径,通过其独特的“研究员驻留计划”(residency program)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据 Fortune 报道,该计划为期六个月,是一份全职带薪项目,主要面向来自物理学、神经科学等与 AI 相邻领域的研究人员,而非那些已经在 AI 研究领域深耕多年的专业人士。
7/6/2025 5:52:00 PM
远洋

ChatGPT 应用新特性:类 Operator 智能体,AI 实现点击、拖拽等操作

科技媒体 bleepingcomputer 昨日(7 月 3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在网页版和安卓版 ChatGPT 应用中,发现了新的测试代码,暗示其将引入类似 Operator 的工具。
7/4/2025 2:28:04 PM
故渊

刚刚,Ilya Sutskever宣布自任CEO:联创被Meta挖走了

Meta 的挖掘机,终于挖到了 Ilya 大神的头上。 周五凌晨,OpenAI 联合创始人 Ilya Sutskever(伊尔亚・苏茨克维)久违地在社交媒体发声。 我向我们的团队和投资者发送了以下信息:正如你们所知,Daniel Gross 在我们公司的时间已接近尾声,自 6 月 29 日起,他已正式退出 Safe .
7/4/2025 9:14:10 AM
机器之心

Meta-Think ≠ 记套路,多智能体强化学习解锁大模型元思考泛化

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四年级博士生万梓煜,主要研究方向为强化学习、基础模型的复杂推理,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温颖副教授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胡舒悦老师。 团队其他成员包括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共同第一作者李云想、Mark Schmidt 教授,伦敦大学学院的宋研、杨林易和汪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温潇雨,王翰竟和张伟楠教授。 引言最近,关于大模型推理的测试时间扩展(Test time scaling law )的探索不断涌现出新的范式,包括① 结构化搜索结(如 MCTS),② 过程奖励模型(Process Reward Model ) PPO,③ 可验证奖励 (Verifiable Reward) GRPO(DeepSeek R1)。
7/4/2025 8:53:00 AM

华为多路径推理破解大模型数学瓶颈,准确率超97%|ICML 2025

大模型越来越大,通用能力越来越强,但一遇到数学、科学、逻辑这类复杂问题,还是常“翻车”。 为破解这一痛点,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提出全新高阶推理框架 ——思维森林(Forest-of-Thought,FoT)。 该方法借鉴人类“多角度思考、反复验证”的认知方式,打破传统LLM的线性推理范式,通过构建多棵并行推理树,引入动态自我修正机制与多视角共识决策策略。
7/4/2025 8:53:00 AM

重磅发现!大模型的「aha moment」不是装腔作势,内部信息量暴增数倍!

刘勇,中国人民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 长期从事机器学习基础理论研究,共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顶级期刊和会议论文近 50 篇,涵盖机器学习领域顶级期刊 JMLR、IEEE TPAM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和顶级会议 ICML、NeurIPS 等。 你肯定见过大模型在解题时「装模作样」地输出:「Hmm…」、「Wait, let me think」、「Therefore…」这些看似「人类化」的思考词。
7/4/2025 8:47:00 AM

大模型越反思越错,原来是长链推理通过自我说服加重幻觉 | 北邮

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思维链审计实验,首次定量揭示了这一“越想越错”现象背后的元认知偏差:长链推理中的反思不是纠错机制,而是给幻觉颁发“理性证书”——模型为保持与用户提示语义一致,宁可篡改协议定义也不否定前提。 风险缺口:长链CoT放大“误差滚雪球”推理大模型(RLLMs)能把复杂问题拆解成几十步推理,再给出看似缜密的结论。 然而,随着推理链条变长,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浮出水面——错误不再是偶发失误,而是沿链条滚雪球式放大。
7/4/2025 8:42:00 AM

Sam Altman的“温和奇点”已至:我们真的越过了AI的“事件视界”吗?

近日,OpenAI 的掌舵人 Sam Altman 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Gentle Singularity》(温和的奇点, )的重磅文章,再次将人工智能的未来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Altman 以其一贯的前瞻性视角,大胆宣称:“我们已越过事件视界;起飞已经开始。 人类已接近构建数字超级智能,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它远没有看起来那么怪异。
7/4/2025 8:25:03 AM
白明的赞赏账户

新闻出版业危机:ChatGPT 引荐流量增长难抵 AI 搜索冲击

Similarweb报告显示,AI驱动的搜索结果导致新闻网站自然流量大幅下滑,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未转化为点击的搜索比例从56%升至69%。尽管ChatGPT对新闻网站的引荐流量增长25倍,但仍难弥补整体损失。#AI冲击新闻业# #ChatGPT#
7/3/2025 3:59:50 PM
远洋

从播客到带娃,看老黄、纳德拉、奥特曼这些CEO 如何在生活中使用 AI

编辑 | 云昭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在大多数人还在摸索 AI 能帮自己做什么时,那些全球最忙、最顶尖的大公司 CEO,更是乐在AI中,更为恐怖地是,这些大佬可不是为了炫技,而是纯纯的刚需。 他们用 AI 跟播客“对话”、用 AI 总结邮件、甚至在深夜带娃时,也离不开 ChatGPT。 本文带你看看,微软、OpenAI、苹果、英伟达、Zillow 这五位 CEO,分别是怎么在日常生活中「高频使用 AI」的。
7/3/2025 3:40:27 PM
云昭

DeepSeek-R2!?神秘模型惊现竞技场,真实身份引网友猜测

DeepSeek-R2,终于要来了? 大模型竞技场秘密上线了一个叫steve的神秘模型,在对话中透露自己来自DeepSeek。 不过,网友们并不满足于知道steve的厂商,开始讨论起了steve的具体身份。
7/3/2025 2:57:51 PM

刚刚,神秘模型火了!网友:是OpenAI要开源?

刚刚,OpenRouter 上出现了一个神秘模型,该模型被命名为「Cypher Alpha」。 其可以免费使用,100 万 token 上下文,还具有推理能力。 注:OpenRouter 是一个大模型 API 路由器,旨在将各种 AI 模型和服务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接口中。
7/3/2025 9:31:52 AM

ChatGPT诞生内幕大曝光!发布前一晚还在纠结

ChatGPT诞生内幕最新大曝光:纳尼? ? 原来“ChatGPT”这个名字,直到发布前一晚才确定下来。
7/3/2025 9:01:49 AM

OpenAI播客再谈AI编程大战!开发者是最有福的人:特定需求的代码模型将涌现!主持人说漏嘴:我最喜欢Claude!

编译、整理 | 伊风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OpenAI第二期播客来了! 阵容也是相当重磅! 嘉宾是OpenAI 首席研究官 马克·陈(Mark Chen)和ChatGPT 负责人 尼克·特利(Nick Turley)。
7/3/2025 7:55:29 AM
伊风

硅谷 AI 人才争夺战愈发激烈:年薪千万美元抢夺顶尖科学家

硅谷AI人才争夺战白热化!Meta、OpenAI等科技巨头为顶尖AI科学家开出千万年薪,薪酬较2022年暴涨50%。#AI人才争夺战# #硅谷高薪# 报告显示,AI科学家更看重研究自由与使命,小型公司面临巨大招聘压力。
7/2/2025 4:08:18 PM
远洋

大模型时代,通用视觉模型将何去何从?

过去几年,通用视觉模型(Vision Generalist Model,简称 VGM)曾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 它们试图构建统一的架构,能够处理图像、点云、视频等多种视觉模态输入,以及分类、检测、分割等多样的下游任务,向着「视觉模型大一统」的目标迈进。 然而,随着大语言模型 LLM 的迅猛发展,研究热点已经悄然发生转移。
7/2/2025 9:17:13 AM

Meta抄袭DeepSeek大翻车?硅谷大佬爆料亮点满满,AI军备烧钱真相震碎硅谷

谁会首先到达ASI(超级智能)? 大佬斩钉截铁的回答,让主持人惊呆了几秒。 GPT-4.5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7/2/2025 8:47:00 AM